新型散裂靶工质传热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yb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为我国核能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但是核能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核废料处理这一世界性难题。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是目前合理解决核废料处置难题的有效方案之一。散裂靶作为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中耦合加速器与次临界反应堆的部件,对系统整体的安全运行和功率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新型颗粒流靶与液态金属靶均作为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的候选靶型。两种散裂靶工质既能与束流发生散裂反应产生中子又能作为冷却剂移除束流产生的沉积热。本文基于这两种新型散裂靶工质—钨合金颗粒和液态铅铋合金,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在热交换器内的流动特性及传热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对颗粒流靶中的工质—钨合金颗粒的传热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总结了密集相颗粒传热的几个途径之后;将几个独立传热过程进行合理的组合得到总的有效传热过程的热阻;通过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提出了密集相颗粒接触传热模型。从实验上获得不同工况下的颗粒换热器的有效换热系数,并与密集相颗粒接触传热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由于颗粒的传热性能与其流动状态密切相关,对颗粒在换热器内部流场分布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其内部颗粒呈现漏斗流与质量流两种流动形态。建立三维换热器计算模型,对其内部形成质量流的条件进行探索。发现当换热器的几何参数与材料属性参数在一定限值范围内,在其内部可以形成稳定的质量流。综合考虑了换热器内部流场形态及换热机理,提出了颗粒在换热器内部的停留时间模型。综合考虑换热器内部质量流形成条件、有效换热系数及停留时间等因素,对250 kW束流沉积热量颗粒流换热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其次使用三种湍流模型及四种不同普朗特数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对环形管道内液态铅铋的流动传热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对比,发现可实现k-ε和SST k-ω湍流模型与Cheng湍流普朗特数模型相结合的计算模型,计算精度更高。使用SST kω湍流模型与Cheng湍流普朗特数模型对液态铅铋/导热油换热器内的导热油流道、铅铋流道进行优化计算。导热油和液态铅铋入口流量、入口温度的改变都会对换热器换热性能产生影响。基于以上计算结果,同样对250 kW束流沉积热量的液态铅铋换热器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对两种散裂靶工质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液态铅铋在换热器内的传热主要是铅铋对流换热,不管层流还是湍流流动条件下,分子热传导占主要地位,换热器的热阻分布在整个流动界面上,径向温度梯度受到壁面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从冷却剂侧入手改善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对颗粒流在换热器内的传热贡献最大的是颗粒与壁面间的接触传热,而且颗粒传热还受停留时间的影响,热阻主要集中在颗粒侧,从颗粒侧入手改善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对比同换热等功率条件下两种散裂靶工质换热器的换热系数,发现铅铋换热器的换热系数要远远大于颗粒流换热器的换热系数。即在同等条件下,液态铅铋换热器的尺寸要远远小于颗粒换热器的尺寸,在紧凑型靶的应用更具有优势。
其他文献
导波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在环境、载荷等时变因素影响下的损伤监测可靠性是阻碍其工程应用的一个瓶颈难题。针对此问题,本文围绕基于导波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结构损伤监测方法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层次分割GMM的结构损伤监测方法,提高了时变因素影响下结构损伤监测的可靠性。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如下:(1)研究了六种典型损伤因子的计算方法及它们随信号的变化规
学位
随着现代航空事业的发展,航空发动机性能不断提高,使得涡轮等热端部件的热负荷逐渐加重,对于冷却空气的品质要求也逐渐升高。本文以航空发动机二次空气引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的方法对压气机某高压级间盘腔径向引气减涡器结构展开研究,揭示了径向引气减涡器减阻机理和减阻特性随关键结构参数和气动参数的变化规律。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针对简单盘腔模型,分析了其在不同无量纲质量流量,旋转雷
学位
燃烧不稳定现象伴随着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而产生,是研究人员常碰到的棘手问题,在物理机制上其属于多相流体力学、声学、燃烧学、传热学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因推进剂的毒性、和工况危险性导致对其进行试验研究的难度极大。因数值模型的建立完善、高精度数值方法的发展,使研究人员用仿真手段研究推力室内不稳定燃烧现象具备了条件。然而当前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不稳定分析数值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大多研究人员对如LES
学位
燃烧不稳定性广泛存在于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动力装置。它的存在会使燃烧装置受到持续的周期性压力干扰,严重时会造成部件的损坏,大幅减少燃烧装置的寿命。随着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近些年高精度数值仿真在揭示燃烧不稳定性机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新发展的高精度自适应湍流模拟方法(SATES),研究了声波激励下预混气相燃烧、横向来流下液柱雾化以及稀疏液雾两相燃烧的火焰动
学位
飞机在高空飞行会发生外表面聚集积冰的现象,对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根据结冰探测系统的报警信号,可以及时打开防除冰系统,保障飞机安全飞行。现有的结冰探测系统普遍存在精度低、外形尺寸大、破坏飞机气动外形等缺点,本文拟发展一种保型的超声回波结冰探测系统,并重点针对超声结冰探测系统的核心部件及超声换能器开展研究,通过对压电层、背衬层、匹配层的仿真设计,得到了探测性能更好的超声换能器,从而提高飞机结冰探测的
学位
对于脑肿瘤的放射治疗,准确地定义肿瘤靶区对于实施个性化精确治疗和保证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常规解剖图像无法准确地呈现肿瘤细胞的实际分布范围,而功能影像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前景。综合利用PET、DWI、DTI与PWI等功能影像信息辅助定义放射治疗中肿瘤边界具有非常可观的临床价值。为了克服现有的双模态图像融合不能满足医生对肿瘤更完整信息的需求,本论文提出一种针对三模态医学图像(CT/MRI/PET
学位
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传统化石燃料的极速消耗,新一代的能量转换、传输和存储器件的开发与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其他存储器件相比,超级电容器由于其较高的功率密度、稳定的循环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被广泛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然而,传统的电极材料质量比容量较低,逐渐的难以满足便携能量存储设备小型化、可移动化的需求,这对超级电容器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发现、构筑新型的电极材料
学位
单片有源像素传感器MAPS(Monolithic Active Pixel Sensor,MAPS)是目前最先进的粒子探测器之一,其具有高空间分辨、快时间响应、低物质率和高抗辐射能力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大型粒子物理实验中的顶点探测器,同时也在航天、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国际上MAPS芯片对我国严格禁运,因此需要自主研发高性能的MAPS芯片。由于MAPS通常具有极高的计数率,实验中产生大量
学位
柔性包装袋内液体的无损分析在产品的质量监测和控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光谱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物质进行无损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技术手段,在对包装袋内液体成分的无损检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包装袋的各种参数不确定性给袋内物质的光谱分析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为了抑制包装袋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对袋内液体的分析能力,本文在光谱信号的获取、光谱信号的预处理和建模策略等方面做了如下的工作:(1)改进和优化针对光谱检测的调
学位
空气舵系统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的常用执行部件,其动力学特性对控制系统设计及飞行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空气舵系统传动机构中各运动副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内部间隙,使得舵面偏转时运动副铰链会产生碰撞与摩擦,会降低空气舵系统传动精度,进而导致飞行器控制性能变差。因此,开展舵系统各部件非线性因素的识别和非线性参数测量实验研究,并揭示间隙、摩擦、碰撞等对空气舵系统动力学行为的作用规律,对空气舵系统的结构轻量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