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TF对MPTP帕金森小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帕金森小鼠模型,观察对比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及其中脑神经元凋亡的程度,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MPTP造成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并对SSTF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SSTF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一:实验分组及MPTP帕金森小鼠模型的建立。实验动物为8-10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1)A组:空白对照组,每天不予任何特殊处置。(2)B组:MPTP模型组,从实验第4天起,每天经腹腔注射25mg/Kg的MPTP,2h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次,连续5天。(3)C组:SSTF预处理组,从实验第1天起,经腹腔注射给予SSTF1次/天,连续3天,从第4天起,给予小鼠腹腔注射SSTF2h后腹腔注射MPTP1次,连续5天。(4)D组:SSTF治疗组,从实验第4天起,经腹腔注射给予小鼠MPTP2h后腹腔注射SSTF1次/天,连续5天。二:小鼠行为学检测。每日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并按标准对实验小鼠震颤麻痹、悬挂实验、爬杆实验进行记录评分。三:实验标本的制作。将麻醉后的小鼠行心脏灌注。清洗和固定后断头取脑,切取小鼠中脑组织制作石蜡切块后保存备用。四:组织切片经过烤片、脱蜡、水化及抗原修复后,按说明书步骤行TH、Bcl-2、caspase-3和GFAP的免疫组化染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个分组的细胞形态并进行免疫阳性细胞计数。结果:一:B组(MPTP模型组)小鼠注射MPTP3-5min后均出现身体震颤、运动迟缓、弓背、步宽增加、步态不稳、竖尾、竖毛等行为学改变。持续30分钟左右症状开始减轻,24小时后基本恢复正常。于B组对比,C组(SSTF预处理组)和D组(SSTF治疗组)小鼠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相对缩短。二:(1)震颤评分,悬挂能力和爬杆能力的测试结果均显示,C组与D组能明显改善小鼠运动协调能力,与B组(MPTP模型组)的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空白对照组)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D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加,每天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1)TH免疫化学染色结果显示,A组可见大量TH阳性神经元,轴突明显,形态正常。B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C、D两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B组增加,较A组仍有差别,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细胞形态改变明显,胞体肿胀并轮廓不清,轴突减少或消失。(2)Bcl-2染色结果显示,A组阳性细胞数最多,棕黄色染色较深。B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C、D两组阳性细胞数较B组明显增多,与正常组相比仍有差别,差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C、D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caspase-3免疫化学染色结果显示,B组的阳性细胞数比A组显著增多,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阳性细胞数较B组明显减少,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阳性细胞数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C、D两组对比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4)GFAP免疫化学染色结果显示,B、C、D组阳性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与A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GFAP阳性细胞数最多,与C、D两组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对比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细胞的形态均发生改变,染色与A组对比有不同程度的加深。结论:(1)SSTF可明显改善MPTP帕金森小鼠的症状。(2)SSTF可明显抑制MPTP帕金森小鼠中脑黑质神经元的凋亡。(3)相比后治疗小鼠,预防性使用SSTF的MPTP帕金森小鼠的症状无明显的改善。(4)相比后治疗组,预防性使用SSTF并不能更好的抑制帕金森小鼠中脑黑质神经元的凋亡。(5)SSTF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