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护坡植被重建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8848k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用植物的选择是植被重建的基础与前提。本研究利用植被生态学理论基础,研究了护坡植物的适宜性及植被重建中重建程度、重建方式、群落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总结提出了植被重建的适用技术。主要结论如下:1.护坡植物筛选评价了19种木本植物、8种草本植物的初期竞争能力、抗逆性、生长势等性能指标,并以隶属度值为基础进行了护坡植物适宜性分类排序。将护坡植物划分为5类,以马棘、苦刺表现最优;波叶山蚂蟥、狗牙根、苦楝、刺槐、截叶胡枝子、荆条、百喜草表现良好;高羊茅、弯叶画眉草、柘树、盐肤木、坡柳、决明、冻绿、臭椿、百脉根表现中等;枫杨、鸡眼草、乌桕、假俭草、白三叶等表现较差;马尾松表现差。2.护坡植被重建技术研究了不同植物组合的草灌竞争特征与优势种群建成情况,结果表明利用草灌间生长习性差异可以实现灌木建成,灌木种类间适宜性程度差异影响着灌木种群之间竞争平衡。苦刺与荆条、马棘与刺槐、截叶胡枝子与苦刺等适宜性差异小的种类间易于形成协调平衡的混交群落,而适宜性差异大的则易形成单一化群落。草灌组合群落综合质量在3a时均优于普通草本组合。与自然环境植被相对比,人工重建植被群落内物种数目少、植物多样性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低。在基于植被种间竞争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通过草灌竞争调节、组合模式设计、时空间隔种植等实现灌木植被建成技术。针对项目区的边坡特点,划分了硬质边坡、软岩边坡及土质或土夹石边坡3类边坡类型,分别提出了坡面综合防护与植被设计等关键技术,其中阶梯式空心砖护面墙绿化技术、L形种植槽挡板绿化技术、硬岩边坡的钻孔绿化技术均是国内的首次尝试,并取得初步成功。3.护坡植被重建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了公路坡面不同植被重建程度、植被重建模式,植物群落质量与降雨因子耦合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的重建、保护均有助于提高土壤的防侵蚀能力,植被恢复程度对土壤保持具有正效应。建成植被坡面雨季土壤侵蚀量最低,仅为13.8t/km~2,在相同降雨条件下,综合重建小区、自然恢复小区、简易植被措施小区的相同降雨条件下土壤侵蚀量分别为裸露坡面小区的75.9%,27.4%及23.9%。裸露坡面当年雨季土壤总侵蚀量可达20684.5 t/km~2。对裸露坡面、简易植被措施坡面的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植被建成后,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关系不显著。硬岩边坡植被重建中人工客土的滑塌是主要形式,并可导致植被重建失败。在试验区降雨条件下,不同组合模式植被群落建植当年土壤侵蚀量不同,侵蚀强度在15406—17926 t/km~2之间。快适型与先锋型草灌组合表现最佳,包括高羊茅+紫羊茅+马棘+截叶胡枝子+桤木+刺槐组合与高羊茅+紫羊茅+木豆+山毛豆+猪屎豆组合,前者中的马棘与刺槐组合是项目区较为理想的植物组合类型;高羊茅+紫羊茅+截叶胡枝子+马棘+紫穗槐组合土壤侵蚀量最大。群落地上生物量积累量与土壤侵蚀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大于植被盖度、密度及其他草灌指标的影响,植被重建宜选择地上生物量积累迅速的植物组合类型。
其他文献
设计一款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精密数控稳压电源,该单片机内置PWM方波发生器,内置10BIT高精度兰A/D转换器,采用LM317作功率调整器件,高速运放TL084作反馈控制单元,实现电压0-
美国工程机械制造商看好未来市场;JCB赢得8000万美元的美国军方订单;Enigma公司为山猫提供配件市场支持系统;神钢升级250t履带式起重机;小松11年来在日本首次设立新工厂;日本建筑
本文介绍了OSPF协议中常见的7类LSA。
企业和客户关系,对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意义重大,却又暗藏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妥善筹划,将客户关系纳入到自已的掌握之中,必要时甚至需要削弱员工和客户的关系,以确保它能按符合
今年是工程机械行业持续数年高速增长势头开始回落的一年,但是,一直被忽视的小型工程机械却全线飘红,步入快速增长期.
公民意识教育着眼于培养现代法治要求的合格公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法学专业大学生通过法律基础课的学习,了解法律常识、培养法律思维、树立公民意识。高等教育中
本文针对大型H型钢原WINCC轧机报警画面和程序中信号的处理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根据轧机的控制设备和检测设备分等级报警。并完善了报警监控措施。
谭恩美是近几年来出现在美国华裔文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新星。她的成名作《喜福会》自出版之日起便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众多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与赞誉,也确立了作者谭恩美在
应变Si技术是目前延续摩尔定理,推动集成电路高速发展的重要技术,本文从单轴应变Si技术提升器件结构出发,基于基本的器件物理方程,建立单轴应变Si器件电流-电压模型,该模型充
系统包括体征检测、智能预警、远程监控和家电控制五部分。系统采集人体和环境的数据进行软计算,当数据正常,系统将结果显示给佩戴者、家人和医生,并将数据上传云端存储;当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