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恩美是近几年来出现在美国华裔文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新星。她的成名作《喜福会》自出版之日起便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众多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与赞誉,也确立了作者谭恩美在美国作家中的主要地位。该小说是谭恩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选取移民的母亲和生长在美国的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写作素材,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生动细腻的描写了四对美籍华裔母女之间错综复杂、悲欢离合的故事,深刻反映出第三世界妇女在以白人男性为中心的美国社会中为生存而挣扎斗争的现实。本文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喜福会》,探讨了四对美国华裔母女,吴宿媛和吴精美,许安梅和许罗丝,龚琳达和薇弗莱·龚,映映·圣克莱尔和丽娜·圣克莱尔,她们对多重压迫的觉醒以及她们如何在性别、种族、阶级的压迫下打破西方霸权话语对东方形成的“刻板印象”,重新塑造自我的新形象,在解构西方霸权话语的同时,从自身的立场出发,进行修正和建构自我身份;在美国社会中建立自己独特的价值与文化身份。动态的再现了她们从边缘化的“他者”形象逐步转变为“自我”的过程。首先,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阐述了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了美国文学中华人的几种典型刻板印象。后殖民女性主义认为第三世界妇女必须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它主要批评西方以白人为中心的本质主义。其次,本文以四对母女为例,揭露了美国华裔女性在以白人话语为主的语境下所遭受的种族、性别、文化的多重压迫以及她们的觉醒。随后,本文探讨了美国华裔女性英勇抵抗种族歧视,抵制性别主义,颠覆了主流话语中华裔女性的刻板印象,从而解构了以白人为中心的霸权话语,最终能在美国主流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获得幸福。最后,本文论述了华裔女性全新的自我形象形成过程和建立独特的文化身份。小说中的母女经过激烈的矛盾冲突之后,最终和解并建立了自我的新形象和独特的文化身份。她们是自信而坚强的母亲,智慧而成功的女儿,她们的文化身份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华裔人。美国华裔文学目前备受美国主流文化和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我们希望通过解读这一作品能为华裔美国文学研究或第三世界妇女文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同时我们认为分析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对海外华人的影响,会加深我们对中华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认识,这对我们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国家具有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