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孜别克族的文化适应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angl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乌孜别克族是中国西北跨国民族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乌孜别克族人口只有14502人,大多数人口与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散杂居在新疆南北的不同市镇。在历史上,他们曾以“布哈拉人”、“安集延人”和“浩罕人”的身份流动在中亚—中国的贸易网络中,形成了建立其上的移民网络和金融网络,并通过“以商居边、以商融边”的发展脉络最终成为中国新疆的一个群体。在近500年的跨国贸易和移民实践中,乌孜别克族在客观外力的压力下,不断适应着新疆地方性文化和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中国多元文化,并通过各种行为调适进行着社会融入,在漫长的文化适应过程中,逐渐完成了乌孜别克族的“中国化”。如果说抗日战争时期至三区革命时期是乌孜别克族的族群意识和中国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形成时期,那么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乌孜别克族族群意识全面解构时期,也是乌孜别克族对中国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的重塑阶段。在整个过程中,乌孜别克族主动采取了文化“整合”的适应策略,即一边积极主动地与主流社会成员建立并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同时也为保持自己原来的文化身份和特征做出一定的努力。通过文化整合,其最初的群体文化被解构,语言文字、生计方式、服饰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仪轨、家族封号等也逐渐趋同于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文化的边界变得模糊的同时族群意识也逐渐趋于淡漠。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面对中国汉文化为主流的社会文化和西方话语时,在统一的教育体系和市场经济环境中,乌孜别克族边缘化特征开始受到本民族精英的关注,一部分人通过主动修改民族称谓的方式去模糊化处理在社会资源占有和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劣势,也有一部分人借助西方话语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能带来的机遇,重新强调族群边界和文化差异,并通过延续乌孜别克族社团组织的社会功能与主流社会进行互动。总之,乌孜别克族的文化适应是在政权变迁和部分客观外力作用下,进行的压力下求适应,适应中求整合,整合中求认同的过程,且始终伴随着坚持和突破,逾越与维持。
其他文献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需要驱使是现实动力,目标导向是目标动力,廉洁能动是重要动力,创新驱动是核心动力,思想引领是基础动力,制度保障是根
旅游演艺人员音乐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提高整体演艺水平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强化职前理论知识学习、加强练耳听辨专项训练、引入多声部训练法、增加体态律动训练和培养个人音
为了在核酸水平上了解我国侵染花生的两种Cucumoviruses病毒的遗传、变异和进化,本文完成了我国花生矮化病毒-轻型株系(Peanut stunt viru mild strain,PSV-Mi)、黄瓜花叶病
“连环套”数列问题是指数列中前后两项之间环环相扣的数学问题.在近几年高考中,数列中的“连环套”问题成为高考压轴题的热点,本文将探讨几类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思想.
所谓依规治党视阈,就是依据依靠党章党规治党管党之视阈,它涵盖党章维度、党规维度两个基本维度。党章维度下的从严治党,主要体现在党章条文关于党的纪律、执纪、执纪机构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党内绝非法外之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每一位党员和各级党组织不但要遵守国法,还必须接受党规党纪的严格制约。因此,有必要从法治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
研究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应构建好研究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通过对其内涵、标准构建和具体实践三个方面的阐述,制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主要担负着为中、小学和动儿园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重任。如何更好地推进高职音乐教育向前文展?这就要求高职音乐教育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
关于康复科常见病的康复医疗及评估标准,一直是康复界的热门话题,各家说法不一,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公认的、最优化的康复方案及评估标准的形成势必对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