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酸/缺陷态材料氮还原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李凤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hao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催化氮还原反应(NRR)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氮气催化转化途径,对光催化剂的光利用率、载流子的分离与传输效率、氮气的吸附活化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氮还原光催化剂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缺陷态材料能吸附且高效活化氮气,降低反应能垒并促进反应的发生。但其发展仍受到光利用率低、载流子分离效率低等不足的限制。多金属氧酸盐(即多酸,简写为POMs)是一类纳米级多功能金属氧簇,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随着多酸化学与材料化学和催化化学的深度融合交汇,多酸在众多催化领域中展示出了优异的性能。因此将多酸作为光吸收主体和电子供体,借助其光谱吸收性能、电子存储释放能力与多电子转移行为,以扩宽缺陷态材料的吸光范围,加速载流子的分离与转移,以解决缺陷态材料存在的问题,实现高效、稳定的光催化氮还原过程。由此本论文从优化光催化氮还原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出发,通过筛选缺陷材料、调控多酸组份、构建异质结构等策略设计了在氮还原领域具有可观应用前景的新型高效光催化剂。具体工作如下:1.借助还原态多酸(r-PMo12,r-PW12,r-P2Mo18和r-P2W18)光谱吸收宽的特点,将其作为敏化剂组份对缺陷态氮化碳进行修饰改性并开展光催化氮还原性能研究。杂多蓝(r-POMs)纳米团簇分散在质子化的氮空位氮化碳材料(HV-C3N4)表面,得到了杂多蓝/缺陷态氮化碳复合材料(r-POMs/HV-C3N4)。r-POMs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光谱吸收。通过改变r-POMs/HV-C3N4复合材料中多酸的种类可以提高载流子分离效率和界面电子转移速率,实现了氮还原反应效率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r-PW12/HV-C3N4展现出最优异的性能(171.4μmol L-1),相比于HV-C3N4和r-PW12分别提高了94.39%和86.98%。本研究为开发高效非贵金属氮还原光催化剂带来了新的启迪。2.利用晶体结构明确和光谱吸收可调的混配PMoV基杂化材料作为电子开关和光捕获组份,与缺陷态助催剂建立“串联机制”用于光催化氮还原。通过前驱体水热法构筑了3例混配PMoV基杂化框架(abbr.PMo8V6,PMo11V3.5-Ni,PMo8V6-Ni),并与硫空位1T相MoS2(Sv-1T MoS2)耦合构筑了氮还原光催化剂。还原态多酸的价层荷移跃迁(IVCT)与Ni三核簇结构的构筑赋予了PMo8V6-Ni良好的光吸收性能。Sv-1T MoS2助催化剂促进了PMo8V6-Ni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氮还原能力。研究表明,Sv-1T MoS2/PMo8V6-Ni具有最佳的氮还原反应活性(80.6μmol h-1 g-1),远高于其任意单一组份。硫空位作为氮气分子活化位点与多酸光敏剂的协同作用,对促进氮气分子的化学吸附和形成NH3极为关键。这项工作为合理设计带有高活性电子的光催化剂并实现高效的氮还原提供了全新思路。3.利用还原态多钒酸簇优异的光学性质和多电子转移可逆特性,将其作为催化剂的光吸收主体和电子供体模型,与具有氮还原活性的Cu掺杂Zn Al水滑石材料(0.5%-Zn Al LDH)结合,构筑了一系列非均相催化剂(V10/0.5%-Zn Al,V15/0.5%-Zn Al,V34/0.5%-Zn Al),并探究了多钒酸簇对光利用率与氮还原反应催化活性之间关系。研究表明水滑石材料的限域特性,保证了多钒酸纳米团簇的高度分散性。随还原态多钒酸(V10V,V15=V7IVV8V,V34=V16IVV18V)对光吸收的强度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收光谱明显红移,载流子分离及转移效率显著提高。其中,V34/0.5%-Zn Al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V34/0.5%-Zn Al的氮还原反应效率(310.4μmol h-1 g-1)优于其任意单一组份,表明多钒酸中钒的还原态对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有积极的影响。4.利用过渡金属取代型多酸元素组成与能级可调的优势,将其作为“电子海绵”模型封装到配体缺陷金属有机框架(d-Ui O-66)中构建主-客体材料(Si W9X3@d-Ui O-66,X=W,Fe,V),并探究了不同过渡金属取代的多酸对氮还原性能的影响。其中,Si W9Fe3@d-Ui O-66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Si W9Fe3@d-Ui O-66的氮还原反应效率(98.4μmol g-1 h-1)优于其任意单一组份。研究表明,过渡金属种类差异改善了多酸的电子结构,过渡金属取代型多酸的引入,拓宽了复合材料的光谱吸收,抑制了载流子的复合。构筑主-客体材料有效地避免多酸发生团聚,材料组份间的协同作用提升了氮还原反应活性。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分析并探讨临床上采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作用及体会。方法:从在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8者,并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各组5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分布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仅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实验组的患者给予中医方法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研究过程中,医护人员跟踪观察两组患
会议
期刊
期刊
《礼记》围绕“德政”“礼治”“教化”,形成了因性成德、以德成教、以教化政、以政致善的“教化的政治”思想体系。基于儒家“致德向善”人性观,从“礼本于天”的探源到礼乐刑政的为政之道,从以德成教到以教为政,《礼记》“教化的政治”思想贯彻和发展儒家德政礼治思想,将政治理想境界指向个人现实可及的儒者人格和社会德性秩序理想“小康社会”,并将“大同世界”做为“止于至善”的终极目标。礼乐教化实现了修养德性人格与构
学位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长,高校区域也在不断修缮和扩建,校园外部空间环境的使用舒适度备受师生关注。合理的校园规划及细节设计不仅需要得到师生的主观认可,更应具有客观的科学性、适应性。本文通过西南大学外部环境的微气候的相关研究,总结在重庆特殊地理气候环境下夏冬季校园外部热舒适度的规律。利用问卷调查、实地测量、微气候环境模拟、SPSS数据分析等科学方式研究景观下垫面对微气候参数的影响,并通过景观设计策略优
学位
批判性思维不仅是高等教育教学重要的培养目标,也是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核心思维。智能时代下人才培养的诉求使得应用技术促进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发展成为了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的热点话题。在线教学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正成为高等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线教学交互不仅构成了在线教学过程,也是技术助力学习者思维发展的切入点。因此,通过在线教学交互促进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发展对智能时代下高等教育教
学位
促进幼儿园园长胜任力的发展,进而促使其获得职业成功,是当前幼儿园园长胜任力研究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既往研究主要关注了幼儿园园长胜任力“是什么”的问题,对胜任力的发展特点,胜任力对园长职业成功的作用价值,以及促进园长胜任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等问题关注不足。探索园长胜任力的发展特点可以厘清胜任力维度的发展潜力,摸清园长胜任力发挥作用的规律可以明确胜任力维度的发展价值,探究促进园长胜任力发展的因素可以为后续
学位
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按照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适合不同企业需要的专门化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新基建强调“依托空间汇聚各类终端、应用和服务产生的数据,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诊断、资源推送和学习辅导等应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云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借助各类移动学习终端,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解决职业教育人才个性化培养问题已成共识。本研究针对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智慧学习模型,才
学位
近年来,经济“脱实向虚”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经济“脱实向虚”主要表现为金融脱离了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源,将资金配置到金融体系内部,导致资金出现过度自我循环与自我膨胀的现象。经济“脱实向虚”在微观上则表现为实体企业金融化,即实体企业逐渐偏离其主营业务,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金融市场上的一种现象。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容易造成经济虚假繁荣的现象,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因此,探讨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