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岸金融是金融的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在其几十年的发展道路上,慢慢成为了国际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离岸金融的试点工作,随着金融业在21世纪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建立我国的离岸金融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在眉睫。由于离岸金融的自身特点及宽松的监管法制,离岸金融更易引发金融风险。全球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更是把加强离岸金融的监管力度推到了风口浪尖。为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离岸金融,必须要有一套切实可行和高效有力的监管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本文为完善我国离岸金融监管法制,通过研究我国离岸金融的试点工作,对比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四国的离岸金融监管法制的发展历程,给离岸金融监管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第一部分概述离岸金融与监管法律制度。首先,介绍离岸金融发展的历史过程、现状及其特点,从全局上形成对离岸金融的理解;其次,剖析离岸金融市场的构成、发展趋势、潜在的风险,以及离岸金融监管的发展现状、特点;最后,从全局上把握和理解现行的离岸金融监管各项法律制度。第二部分介绍我国离岸金融监管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不足。回顾我国离岸金融的发生发展过程,进一步结合我国离岸金融现行的监管法制,分析我国离岸金融监管现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第三部分研究发达国家离岸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其监管制度实行中的经验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英国、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的离岸金融发展过程;剖析他们在离岸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以及各项具体的监管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成败经验,为改进我国离岸金融监管制度提供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提出完善我国现行离岸金融监管法制的建议。以我国国情为基础,结合上述三部分内容,提出适合国情的离岸金融市场模式与离岸金融监管模式,具体从市场准入、业务经营、税收和风险监管这四个方面的监管法制提出完善我国离岸金融监管制度的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