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异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fc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翻译界,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向是从重视语言转换过渡到更重视文化交际。在我国,10余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讨也方兴未艾。现代的翻译理论家大多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传递,也是文化的传递。而且文化的传递也已经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翻译也被界定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影响语言和文化的传递。文化因素是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文化因素,确切的说应该是蕴含文化因素的词语或短语,是可以翻译传递或移植的。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可以采取两种策略:异化和归化。归化是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而异化则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策略。本文试图较为全面地阐释文化因素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这部千古奇书,以其神奇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如痴如醉的忠实读者。文学巨匠曹雪芹不仅用准确传神炉火纯青的语言,极其丰富的文体,他同时又是一位高超的画家,用文学的笔墨和颜色呈现出一幅幅宏大而辉煌的色彩瑰丽的画卷。《红楼梦》中的色彩和意象富有象征意义,每一种色彩都充满了感情,赤橙黄绿青蓝紫在巨匠的笔下妙意无穷,或写景状物,或抒发感情。作者的妙笔再现了封建社会大家族的没落,让读者见证了红楼的建起红楼的倒塌,红颜的美丽红颜的消逝。颜色词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红楼梦》中的作用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对比杨宪益和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文,试图对其中文化因素翻译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探索。文章起始作者讨论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简单回顾了文化论的发展,并由此引出了异化和归化两大基本翻译策略以及学者对文化翻译的不同观点。作者以文化论为框架,多方面对比分析了霍杨两个译本对典型中国文化因素的不同处理方式,霍译本以归化策略为主,而杨译本则更偏向于异化。尽管各有侧重,翻译策略并非是单一的。作者从两方面分析了《红楼梦》译本中两种翻译策略并存的现象,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译者遵守忠实原则和连贯性原则。之后,作者分别从介绍了基本颜色词和实物颜色词在《红楼梦》中的用法及翻译,并用大量实例分析了霍杨两个译本中颜色翻译上基本采用的翻译方法是:直译、意译和变通。最后得出结论:在向西方读者介绍真正的中国文化的翻译的过程中,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是相辅相成、共同使用的。本文第二部分将对上述翻译理论做一系统介绍;第三部分是通过对具有文化代表性的颜色词进行分析比较;第四和第五部分对曹雪芹的《红楼梦》及《红楼梦》霍杨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介绍,《红楼梦》霍杨的两个英译本中颜色词翻译的比较研究,试图从文化的角度、译者的角度、目标与读者的角度以及上下文语境的角度来具体分析异化和归化产生的原因。第六部分最后得出结论,异化和归化这两个翻译策略在现今文化翻译中是相辅相成、共同使用的。
其他文献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这是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作出的明确规定。随着住房制度改革,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拥有自己的房屋,而且大量集中
在美学研究中,"美本质"问题一直是一个历史难题。从历史上看,有美在主观、美在客观和美在关系三种主要观点。比较这三种观点,从"关系论"角度定义"美本质"更具有合理性:这是因为,美并
在北京的胡同里,一位耄耋老人走街串巷,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他的老主顾们理发,一做便是80年。第37届印度果阿国际电影节上,中国参赛影片《剃头匠》引起轰动,获得了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期刊
结合镗削加工过程中消除震动的方法展开论述。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选择的新模式。它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国际行政改革浪潮的客观需求。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
综述了镁及镁合金动态再结晶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镁及镁合金室温或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包括应力—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应变速率方程和流变应力方程;描述了该合金在不同变
目的:研究罗汉果甜苷(mogroside,Mog)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建立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罗汉果甜苷对大鼠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SOD、GSH-Px活性及MD
怪诞是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格,它的构成因素同时包含了恐怖恶心与滑稽可笑,它的构成原则是反常,带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又恐惧又好笑的混融感觉。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里,许多故事都具
从动态上看,宏观调控可以分为决策和执行两个阶段;而从体系上看,宏观调控由计划、经济政策和具体的经济调节手段构成。调整宏观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就是宏观调控法,包括计划法、经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特有的胶体性多糖物质,包括原果胶,果胶酸和果胶酯酸,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皮、茎、果实中。果胶在食品行业中主要作为胶凝剂,乳化剂,增稠剂等;在医药行业用于降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