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通信系统中,功率放大器(PA)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部件,非线性是功放的固有特性。为了保证功放的线性,功放可以工作在线性区。但是,这将严重影响功放的效率,造成能量的严重浪费。为了保证功放的效率,功放一般工作在非线性区,但功放的非线性将导致频谱再生,增加临近信道功率比(ACPR),破坏带外信号平坦度,导致带内信号的失真,增加误码率(BER)。为了保证线性和效率,很多人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但数字预失真技术(DPD,Digital Pre-distortion)以其优异的线性化性能,简单的实现复杂度受到青睐。国际上很多公司对DPD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拥有自己的解决方案,有的公司(包括Xilinx,TI等)甚至开发出了DPD芯片。目前,Xilinx公司开发的数字预失真IP核对功放ACPR值的减少高达24dBc,但其高昂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在FPGA上实现的数字预失真算法。本算法基于功放的记忆多项式模型,通过采集PD前和PD后的数据,运用QRD-RLS算法原理,将PD前的数据生成一个上三角矩阵R,将PD后的数据生成Y矩阵,然后将R矩阵和Y矩阵通过矩阵RSL运算得到记忆多项式系数,将系数写入PD多项式系数寄存器,当后续的信号输入时,根据功放的记忆多项式模型,输入信号和系数进行乘累加运算,即对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以此来改善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经测试该方法可以降低ACPR值近20dBc,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大大降低开发成本。本文首先研究了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对系统产生的影响,对衡量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接着研究了几个分析功放常用的模型。然后在记忆多项式功放模型的基础上的研究了基于QRD-RSL算法的数字预失真技术,并在MATLAB上搭建数字预失真系统,对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接着详细设计了实现数字预失真的软硬件环境,重点描述了在硬件平台上实现该算法的软件方案。最后对实现结果进行了分析,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对本次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和一些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