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就有律学研究的传统,也留下了丰富的律学典籍,但对大量存在的中立音现象却没有著述留世,这不能不说是律学研究中的一个缺憾。甚至坦率地说,以往理论界对中立音现象缺少公正的态度,总认为这种音律现象是不科学的,因此长期以来,对这种律学属性超出已知律制以外的中立音程研究不够,对出土乐器上表现出的这类关系也认识不足,基本上是将其纳入已知律制,并解释为听觉和制作上的偏差。但经过研究发现,其实这种音的存在有其科学依据,在谐音列的第 16号谐音以前,好几次出现这种特殊音程的契机。我们非常熟悉 16∶15(计 112 音分)这对关系,即导音和主音的关系。而在 16、15 号谐音之前,有着比这对关系更简单的关系存在,如 7∶6(计 267音分)、8∶7(计 231 音分);11∶10(计 165 音分)、12∶11(计 151 音分);13∶12(计 139 音分)、14∶13(计 128 音分),因为后四对关系介于大二度和小二度之间,所以人们称它们为“中间音程”或“中立音程”。这种简单关系的发现并不比纯律小二度(16∶15)难,我们的祖先对它们早就有充分认识和大量使用,在音乐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中立音调式,并体现出审美表情的技法体系。而从音律系统角度看,还未达到制度化、没有律制的完备性。民族音乐学要求从学术的方面认识民族民间音乐,对这种特殊音律现象也需要有一个理论的把握,通过对这种特殊调式音律上深层数理规律的总结、概括,使其具有律学理论价值,符合美学标准,令这种优秀的音乐传统真正得到理论的保护。 由于中立音合乎谐音简比关系,所以具有科学的审美价值,对其做出充分的律学解释和乐学解释极为重要和极为迫切。本文致力于研究异彩纷呈的中立音现象,对已收集到的种种含中立音的特殊调式结构作乐律学分析和进行文化学的思考。力求通过对由来已久但没有理论总结的中立音现象作综合考察,从形态学、音乐物理学和民族学诸方面分析中立音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并填补律学研究中的空缺。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中、外有关中立音的律学研究、乐学研究以及乐器学研究的已有成果及得失,对研究方法的发展进步做出个人评价。第二章到第六章为本文的主体,讨论中立音的音乐物理学本质和律学规范、具体的调式形态、实践中的运用状况和广泛的文化联系等等,具体内容如下: 第二章,以跃迁理论解释自然声响中客观存在的中立音现象,寻找自然律制中已知和未知两个领域之间的理论联系通道,建立起一系列范例式的数列,还设计了一个多种方案理论假设数据表,为形态学分析提供了理论律学的技术框架。对古代典籍《淮南子·天文训》中的律数提出一种新的看法;对于中立音这种具有复杂人文意义的听觉偏爱,从音乐物理学的 角度剖析主观感受和客观物理度量之间曲折的对应关系,找出其审美的物理依据,使主观意志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努力澄清对十二平均律无理数数列的误会。 第三章,罗列出对所收集到的诸多民族、地区、国家的民间音乐音响资料的测音数据,并以测音数据为依凭,来推测它们所逼近的自然本质。这一章的任务不同于第二章所介绍的一般方法,而是要把理论假设与具体实例联系起来,从实际的测音数据出发来推测,什么样的理论假设可能跟它相适应,可能作为理性认识得到确立。一旦找到了适宜的相互联系,就能对实际音乐的音律现象从测音数据的现象描述上升到自然比率的本质把握,就能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为了对中立音现象的描述达到更精确的程度,其中用一节专门谈论由素数 7 演化而成的中立音程,并名之为“非典型中立音的音律现象”,对应于由素数 13、11 生律而成的“典型中立的音律现象”,对纯律和传统的和声功能理论也是一个补充。这一章的分析是对“跃迁”之法的实践检验。 第四章,经过仔细研究已发表的出土乐器的测音数据,发现许多以前被解释为有误差的纯律或五度相生律的音程关系,其实已超出已知律制而进入另外的数理范畴。新石器时期的乐器表现出运律的灵活和根据谐音列取音的情况,对第 13、11、7 号谐音有大量运用;商、西周及以后也一直如此,西周及以后的编钟数据显示正鼓音和侧鼓音相距多为中立三度音程,仅仅用偶然误差来解释是2不全面的,这种反映在物化机制上的中立音信息可以反映古人对三度音程的宽泛认同。中立音的音乐形态底层所隐含的某种概念有着惊人的稳定性,虽然史籍没有记载这种音律形式,但先秦的金石乐器却像录音设备,记录下了存在于人的精神中的物质基因。第五章,虽然律学文献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有关的记载。所幸的是,乐器是我们可以把握的、反映音乐历史发展的有形的东西,除了出土乐器所具有的中立音程关系,现在仍存活于民间的各种乐器,许多也程度不同地设置了中立音音位,提供了民间音调所需的所有音级,各种匀孔的管乐器、匀品(柱)的琉特类乐器和齐特尔类乐器──古筝、古琴为演奏中立音提供了足够的条件,甚至有的定音乐器也设置了中立音音级。这就说明中立音在民间音乐中已不仅仅是偶而、随意地出现,它的确有完备的物质条件。在这章中按照通行的 H──S 乐器分类体系,对一些能够演奏中立音的乐器进行描述和说明。有品琉特类乐器的中立音音位是容易观察和易于得到较精确的数据的,而无品琉特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