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活动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沈阳市A校为例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20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与德育管理工作,不仅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影响中职生的成长与发展。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予以高度重视,2015年最新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又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反思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如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社会化成长规律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机制,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水平,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所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试图借鉴学校活动德育模式理论,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及其德育的特点,中职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活动德育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活动德育模式的基本框架,并且对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活动德育的个案进行分析,寻找经验和不足,进而对优化中等职业学校活动德育模式,提高活动德育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  研究由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释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特色。论文的第一部分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活动德育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为中等职业学校活动德育模式的基本理论概述,包括学校活动德育模式的内涵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活动德育模式的内涵及特征,中等职业学校构建活动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活动德育模式的基本框架,实施活动德育模式的途径、原则和方法、运行保障机制。第三部分主要是在前面几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结果,采用案例分析法,针对个案,对中等职业学校活动德育模式的实践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中等职业学校活动德育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其他文献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由高校历届师生共同创造和传承的一切物质形态、行为规范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形成过程,是高等教育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是
摘 要:向应用型转型,是部分地方应用型学院创建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按照知识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地方应用型学院可以进行地方应用技能学院、地方应用技术学院、地方应用研究学院、地方创业大学等多元转型发展类型定位,避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从一种同质化办学走向另一种同质化办学。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学院;院校转型;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1INTRODUCTIONScheeliteoresalwayscontainfluoriteandcalcite.Whentheheadgradeoffluoriteisupto15%CaF2,thefluoriteisofeconomicvalu... 1INTRODUCTIONScheeliteoresalwayscontainfluoriteandcalcite. Whentheheadgradeoffluoriteisupto15% CaF2, thefluoriteisofeconomicv
期刊
广告是一门沟通的艺术,不是简单的告知,而是争取对方对观点的认同,从而产生(消费)行为的改变。一个广告或文案,如果连客户都不能说服,只会让客户闭嘴,也会很难说服目标消费者  “罗辑思维”前几天又开始搞团购了,不过这次售卖的不是什么月饼、猕猴桃之类的,而是广告文案。  为了打包售卖广告文案,他们给自己写了一篇文案——《广告业逆袭:甲方闭嘴,不服来战》。文案的核心就是:我们弄来了25位中国顶尖文案高手,
从20世纪80年代家庭教育开始受到普遍关注以来,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逐渐集中和日益丰富。家长学校作为家校合作的最主要的方式和载体,其专业研究与普遍建立大概是在21世纪
衡山米粉:小本创业首选美味创造财富口碑见证实力只用效果说话吃粉、喝汤、吸骨髓衡山米粉堪称小吃一绝说到衡山米粉,全国各地吃过的顾客都赞不绝口,而且吃过几次的人都有一
现代工程教育肇始于19世纪初期,以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成立为标志,同教育研究伴随教育实践一样,工程教育研究也随之诞生。工程教育研究一经产生,便开始了它自身的沿革进程,迄今为止
对于从初中就开始接触物理知识的理工科学生来讲,大学物理是一门十分重要、也非常熟悉的基础课程。但是,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却不能很快的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将从信息时代向“创感时代”(Conceptual Age)转变。创感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共情能力、全局能力的基础上,强调用六种右脑能力来辅助左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事业单位人才评价与教育培训管理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传递或技能传授的管理工作,更是促进事业单位职工共同成长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