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层螺旋CT对急性主动脉综合症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370724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应用低电压、低对比剂对于主动脉CT血管成像影像质量的评价目的:探讨应用“双低剂量技术”(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用量)对于主动脉CTA图像质量和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来我院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其中带心电门控的轴位扫描组为A组(实验组)和带回顾性心电门控的螺旋扫描组为B组(对照组)。扫描范围:主动脉弓上胸廓入口至双侧髂动脉分叉;轴位扫描组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轴位扫描程序进行扫描,扫描参数:80-100kV,100-200mAs,标准重建算法,准直128×0.625,层厚1.0mm,每层间隔0.5mm。对比剂浓度及流速:碘海醇(300mgI/ml)4ml/s。B组为螺旋扫描组,扫描参数:120kV,200-500mAs,螺距(Pitch) 0.984:1,对比剂浓度及流速:碘帕醇(370mgI/ml) 4ml/s。其它扫描及重建参数同A组。扫描完成后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均传输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分别记录主动脉各段及主要分支血管图像CT值,各组图像的噪声比,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 ED)、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 DLP)及辐射剂量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Dose Index, CTDI)、碘摄入量等相关参数。由两位高年资影像医师对所有图像质量进行双盲法评价,采取4分制;所有数据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72例患者均顺利配合检查完成扫描,其中主动脉CTA造影正常25例,主动脉夹层17例,主动脉壁间血肿7例,主动脉瘤4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9例。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图像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 0.69)两组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5.05±1.53和3.52±0.51分,14.67±1.53和3.44±0.50分;t=1.25、0.7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B组,降低约56%(6.76±1.08mSv和15.48±1.01mSv, t=34.62, P<0.001))。A组图像对比噪声(27.01±2.26)与B组(28.08±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2,P>0.05)。两组主动脉及重要分支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01)。A组人均对比剂碘摄入量(300.25±7.2mgI/kg)低于B组(367.86±5.54mgI/kg)(t=44.48,P<0.001).结论:应用“双低剂量扫描”技术即较低的管电压(80~100kV)结合低浓度(300mgI/ml)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可以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主动脉及主要分支血管图像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图像对比度,在减少碘对比剂摄入的情况下,同时显著降低了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第二部分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急性主动脉综合症诊断价值的探讨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主动脉血管成像对急性主动脉综合症(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壁间血肿及主动脉穿透性动脉硬化性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多层螺旋CT主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236例,其中女性83例,男性153例,年龄19~86岁,平均年龄54.3±12.4岁,患者有急性胸背部疼痛、腹痛、胸闷、头晕、黑蒙等病史。应用触发的心电门控血管扫描技术,扫描完成后将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动态4D、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容积重组(volume reformation,VR)等技术处理血管图像。结果检查全部成功完成,主动脉CTA显示正常65例(27.54%);主动脉夹层81例(34.32%),Standford A型18例、B型63例;所有病例共发现动脉内膜破裂口74处,其中16处位于升主动脉,39处位于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近端,19处位于腹主动脉。可疑破口12处,其中5处位于升主动脉,3处位于主动弓降主动脉近端,4处位于腹主动脉。14例主动脉夹层合并少量胸腔积液,27例合并中量及以上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12例。主动脉壁间血肿52例(22.03%),Standford A型11例、B型41例;病变受累主动脉直径:升主动脉直径53.5±4.8mm,主动脉弓直径:49.5±4.7mm,降主动脉直径41.6±3.8 mm。主动脉血肿厚度:升主动脉12.2±3.5 mm,主动脉弓:11.8±3.6mm,降主动脉12.3±2.8mm。7例主动脉壁间血肿合并少量胸腔积液,15例合并中量及以上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5例、合并主动脉夹层4例、主动脉瘤3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38例(16.10%),共104处溃疡,12处位于升主动脉,21处位于主动脉弓,39处胸主动脉,32处位于腹主动脉。其中乳头状(23/104),蘑菇状(32/104),扁平状(22/104),火山口状(27/104);发现溃疡样突起(ULP)16处;壁间血池(IBPs)12处。合并两种及以上病变的83例(35.17%)。结论 多层螺旋CT主动脉血管造影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AAS不同病变的特点及并发症的表现,能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精准的影像学数据支持。第三部分 应用多层螺旋CT造影对主动脉壁间血肿的随访研究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随访主动脉壁间血肿价值及血肿的演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84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资料,应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fy projection, MIP)、容积重组(volume reformation, VR)等重组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由两位高年资医师诊断分析。结果随访84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患者,其中StandfordA型23例、B型61例,3例A型和2例B型因为急性临床并发症主动脉破裂进行手术;5例A在三个月内因为进展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进行了手术治疗。另外15例A型保守治疗病变稳定吸收。3例B型由于进展为主动脉瘤行主动脉内支架治疗,2例进展为主动脉夹层进行急症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21例B型保守治疗完全吸收,33例保守治疗部分吸收,保持病变稳定。8例壁间血肿合并少量胸腔积液,16例出现中量以上胸腔积液,6例心包积液,其中3例同时合并出、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所有患者中合并主动脉夹层3例,主动脉瘤2例;升主动脉血肿最大厚度约14.2±3.4m,平均12mm,降主动脉血肿最大厚度12.3±2.5mm,平均11.4mm。受累主动脉最大直径:升主动脉52.4±4.6mm。降主动脉42.3±3.5 mm。血肿的吸收平均时间为(78.5±13.4D)。统计分析显示在主动脉管腔直径扩张较小的、血肿直径较小的患者壁间血肿更容易吸收(38.9±4.2:45.3±3.2mm, p<0.001), (11.9±2.1:14.3±2.5mm, p<0.001),多变量分析急性期最大动脉直径与壁间血肿比值大于30%是壁间血肿吸收与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8; 95%CI:1.34,22.5); ULP累及分支动脉是血肿进展为动脉瘤的重要危险因素(OR,3.28; 95%CI:1.66,24.8).结论多层螺旋CT能准确的诊断主动脉壁间血肿,并可以评估其进展的临床风险,对诊断及随访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细胞遗传学信息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的诊断分型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进展性的炎症性疾病,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并继发血栓形成可导致危及生命的急性心血管事件。FXa不仅在凝血级联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凝血酶的形成起
背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特征,而高交感活性是慢性心衰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慢性心衰的标准治疗,它在
为降低建模误差及外部扰动对飞行器多变量不确定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闭环系统鲁棒D-稳定的动态混合控制分配策略。飞控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设
一、导言由于公共卫生之普及和优质抗菌药物之应用而好似已获控制的感染病,如今重又呈现了威胁。特别是SARS的世界性暴发及其医疗机构内传播扩展又引起了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恐慌
在任何组织中档案管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医改下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进行医疗档案建设,
提出了一种宽带信号波达方向估计的快速算法——谱相关多级维纳滤波器(spectral correlation-multi stage Wiener filter,SC-MSWF)算法。由于同时利用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和多级
以制度规范政府行为,是邓小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顺应了解决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需要,依此展开的实践是我国制度建设和国家制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体现了我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