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单晶表面低碳烷烃电催化转化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c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烷烃与烯烃是当今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化工原料,对其相关的研究在能源和催化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电化学方法不仅提供了一种有效活化底物的方式,还能通过改变电极电势控制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速率和程度,使得电催化转化成为潜在的高效利用烷烃和烯烃的途径。然而由于烷烃等其自身的化学惰性和烯烃氧化选择性的问题,导致烷烃和烯烃电催化的发展和实际应用受到限制,认识其电催化过程的反应机理,成为设计和制备高性能的烷烃和烯烃转化电催化剂的关键。本论文以原子排列结构明确的金属单晶电极为模型催化剂,运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研究了甲烷、乙烷、丙烷和乙烯为代表的烷烃和烯烃分子在铂、钯等单晶电极表面的电催化反应过程,探究其电化学反应的特性和构效关系,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系统研究了甲烷在Pt(100)、Pt(111)和Pt(110)三个基础晶面,以及Pt(S)[n(100)×(110)]和Pt(S)[n(100)×(111)]两个系列阶梯晶面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发现甲烷在Pt单晶电极表面的电催化转化过程对表面结构十分敏感。在铂单晶三个基础晶面上,仅有Pt(100)能够在室温下有效活化甲烷。(100)平台阶梯晶面的活性随着(100)平台宽度减少而下降,研究结果指出需要至少5行原子宽的(100)平台才能有效催化甲烷转化。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实验结果表明,甲烷在Pt(100)表面主要转化为多重位吸附的CO,其在高电位下被氧化为CO2。通过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计算,结合13CH3CH2OH同位素示踪,推测Pt(100)表面对甲烷电催化反应的高活性源于(100)表面有利于解离碳氢中间体(CHx)与含氧物种结合,发生进一步的氧化转化,而在Pt(111)和Pt(110)晶面上,该过程因能垒太高难以进行。2、深入研究了乙烷和丙烷在Pt单晶电极上的氧化过程。在CV研究中当电极电位正向扫描时,乙烷和丙烷在Pt(100)表面的电氧化分别在0.4~0.5 V、0.6~0.7 V和0.7~0.9V给出三个氧化峰,反向电位扫描时则仅在0.43 V给出一个氧化峰。通过研究吸附电位、扫描速率和反应温度等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检测,上述氧化电流峰可分别归属于乙烷和丙烷氧化生成乙酸、解离吸附产生的CO被氧化为CO2、表面剩余碳氢物种残基的电氧化,以及乙烷和丙烷的直接电氧化等过程。恒电位电解产物的核磁分析表明,乙烷在Pt(100)表面产生少量乙酸和乙醛等不完全电氧化产物,丙烷氧化除了产生乙酸和乙醛外,还主要生成乳酸。乙烷和丙烷在铂电极上的氧化同样对表面结构非常敏感,发现至少含5行原子宽(100)平台的阶梯晶面才能给出具有上述明确特征的四个氧化电流峰。这一研究结果说明烷烃分子的活化需要在(100)长程有序结构上进行。作为验证,在Pt(100)表面修饰Ru,Sn等异种原子会占据表面位点,破坏(100)的长程有序结构,从而有效的阻碍了烷烃的电催化转化。3、探究了乙烯在铂和钯单晶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过程与机理。在铂单晶电极表面上,乙烯电氧化特性主要为解离吸附物种的氧化,电化学转化活性随吸附电位上升而降低。Pt(100)表面对表面碳氢物种的电氧化在0.8V后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而在Pt(1 11)和Pt(1 10)表被难以氧化的亚乙烯基覆盖而毒化,需要在高电位才具有乙烯电催化氧化的活性。在Pt单晶三个基础晶面上,乙烯均能发生解离吸附生成吸附态的CO。Pd(100)和Pd(111)对乙烯的电催化活性相当。乙烯在Pd(100)和Pd(111)电极上不生成吸附态CO,主要给出直接氧化的特征,产生乙醛等不完全氧化物种。本论文在模型催化剂的实验结果基础上,结合DFT计算,从分子和原子层面认识了低碳烷烃和烯烃在贵金属催化剂表面的电化学反应特性和对应机理,对烷烃和烯烃电催化剂的理性设计和理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贸易开放如何影响塞拉利昂的经济增长和减贫。研究期间是从1980年到2016年。所用时间序列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官方网站公布的用于实证分析的数据。论文中使用的计量估计技术方法包括增强Dickey Fuller(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等。论文实证检验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论文中两个计量模型使
学位
目的:探讨IKK2抑制剂LY2409881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株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LY2409881对DLBCL细胞株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其细胞凋亡及其凋亡机制。结果:LY2409881明显抑制多种DLBCL细胞株的增殖,并引起细胞周期G1期阻滞;LY2409881抑制c-FL
期刊
<正>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与推进,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教育培训企业应重塑发展理念,寻求战略转型,以获得创造价值的新途径。本文立足于财务绩效分析,以D教培企业2019—2021年三年财务数据为基础,开展案例研究,挖掘财务指标,提出教育培训行业未来发展着力点:打造高质量核心板块,稳住企业发展命脉;走多元化战略道路,深耕合作谋发展;数字化赋能教育转型,引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Ⅲ族氮化物半导体具有直接带隙、耐高温、抗辐射、抗腐蚀、击穿电压高和高热导率等优点,适合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其中,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目前VCSEL已经实现发光波长为400 nm以上的可见光电注入激射,然而,在400nm以下的紫外VCSEL的报道还很少,其中,最短的激射波长是Joan M.在1996年报道的363 nm。AlGaN半导体的带隙可从3.4 eV连续变化
学位
目前,光纤激光器因其结构紧凑、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势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在材料加工、高速光通信、生物医疗、军事国防和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截至到2020年,光纤激光器的年销售额以~14%的速率稳定增长。脉冲光纤激光器不仅拥有光纤激光器的优势,窄脉宽、低功耗和高峰值功率更是其特色,因此被视为最有潜力的激光源之一。然而,现在脉冲光纤激光器的市场占有率仍不甚理想。必须明确的是,脉
学位
对比同孔径下的均匀间距阵列,稀疏阵列运用单元位置自由度,在获得同等甚至更好方向图特性的同时能够减少天线单元的数量,进而减少辐射系统的成本、空间和重量。此外,它也能通过位置的优化抑制宽带或者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阵列天线的栅瓣。这些优势使得稀疏阵列在现代雷达、声呐、无线通信和射电天文等领域得到广泛地关注。为了获取复杂的赋形或者聚焦波束方向图,通常需要采用非均匀幅度加权。但这
学位
生物大分子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因具有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和超高的存储能力而被广泛用于构建分子计算系统。此外,作为一种兼具空间寻址能力和可编程性的结构材料,DNA分子又在构建具有精确大小和形状的纳米结构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通过将DNA纳米结构与DNA分子计算相结合,可构建智能DNA分子机器。基于此,本论文设计并构建了三种不同纳米结构和计算模块的功能性DNA分
学位
核酸适体以其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分析等领域。本论文的研究基于核酸的特异性识别、构象变换的特性,结合信号调控以及信号放大方法,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小分子响应的变构适体改造sgRNA调控CRISPR/Cas9体系。该工作开发了一种利用小分子响应激活的变构适体调控的SMART-sgRNA来控制CRISPR/Cas9系统的通用方法。结合核酸序列互补热力学平衡以及核酸适体识别小分子
学位
报纸
大量坦桑尼亚人以农业为生。在坦桑尼亚,甘薯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具有高度耐旱性和营养价值。但是在国家的一些干旱地区仍然面临饥饿。除了甘薯之外,农民还间种其他农作物。该研究旨在分析粮食生产和市场,评估粮食贫困并且估算农民的粮食消费函数。通过这些目标,该研究回答了粮食生产率、,农民替代收入来源和农民消费函数弹性问题。通过分析粮食消费状况来解释农民粮食匮乏问题。首先,通过粮食作物的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