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冠噪鹛(Gurralax courtoisi)是 IUCN列出的极度濒危物种,其繁殖期活动基本限于婺源县境内河流附近的村落风水林中。2016年5月-6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法对其繁殖期活动范围进行了调查,采用了最小凸多边形法(MCP)和核心密度估计法(KDE)两种方法对蓝冠噪鹛繁殖区的活动区进行了计算。2012年至2017年4月-6月,对其婺源境内主要繁殖小群的繁殖情况(窝卵数,雏鸟数,繁殖成功率等)进行了调查,根据本研究结果,并搜集相关近缘物种资料,采用采用VORTEX9.99模型对其种群生存力进行了分析,评估种群的灭绝风险,预测种群未来50年内的变化趋势,通过模型预测了不同条件下蓝冠噪鹛种群的变化情况,并评估各参数对其灭绝趋势的影响程度。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蓝冠噪鹛种群数量逐年有所上升,2017年为334只。窝卵数为3.7±0.7(n=29),雏鸟数1.4±0.4(n=23)。⑵蓝冠噪鹛的在繁殖期活动区稳定,活动面积偏小,平均活动区大小为0.1096 km2,繁殖期为集群繁殖,同个繁殖群各个个体之间活动区具有很明显的重叠现象,没有明显的领域。⑶蓝冠噪鹛会与乌鸫、丝光椋鸟等共同防御入侵者,松鸦、红嘴蓝鹊会入侵蓝冠噪鹛巢域。繁殖期,蓝冠噪鹛面临的主要捕食者为蛇类和赤腹松鼠。由于靠近居民区,猫狗等宠物对于出飞雏鸟具有一定的威胁。⑷PVA结果表明:蓝冠噪鹛种群在未来50年灭绝的概率是41%。模拟实验显示死亡率升高至40%,蓝冠噪鹛种群未来50年的灭绝概率达到100%。不同的有效繁殖年龄对于种群数量影响也很大,性比的偏倚程度会影响种群灭亡时间。⑸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蓝冠噪鹛的就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