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化瘀止血法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b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补肾化瘀止血法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合并绒毛膜下血肿(Subchorionic hematoma,SCH)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探讨补肾化瘀止血法治疗绒毛膜下血肿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  方法:将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早期先兆流产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中药补肾化瘀止血方联合地屈孕酮,对照组服用固肾安胎丸联合地屈孕酮,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绒毛膜下血肿消退情况、阴道流血时间、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凝血功能及血流变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6.7%;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3%;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SCH面积、SCH面积/孕囊面积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E2及P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凝血功能方面,治疗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凝血功能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流变学上,两组均显著降低全血粘度,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医补肾化瘀止血法联合西药地屈孕酮治疗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显著,明显缩短绒毛膜下血肿消退时间及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孕囊周边血供状态,优于单纯应用地屈孕酮及固肾安胎丸,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1)通过对KOA的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回顾,了解针灸学对KOA的研究背景。  (2)通过对针刺治疗KOA的文献研究,结合中医药学进展,对KOA辨证分型,针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