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ML的数据交换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数据交换的问题,其目的是为实现各“信息孤岛”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在数据交换中关键的两点是各数据源之间的数据异构问题及交换过程的动态配置问题。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文使用XML及插件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本文首先对数据的异构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使用XML分别表示数据的结构信息和值信息。通过对数据结构文件和用户定义的规则文件进行分析生成映射文件,从而解决数据冲突。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XML的数据交换中间件(XDEM)系统。系统将数据交换处理流程与处理方法相分离,用户可以定制开发不同的处理插件,以满足交换过程的动态配置。这些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适应性、扩展性。 本文最后对XDEM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作了总结,并提出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其他文献
在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企必须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相对落后,它们与遍布全国的销售和服务网点之间的信息沟通大多依赖于传统的电话和传真,信息
虚拟仪器(简称VI)是一种功能意义上的仪器,由个人计算机、仪器硬件及应用软件组成,由仪器硬件采集外部信号,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仪器的显示及测量等功能。本论文首先讨论了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2.0)应用于数据采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传统示波器的优缺点,比较了几种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新型数据传输方式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采用USB进行数据传输和应用于虚拟仪器测量系统的优缺点。接着简洁而系统地介绍了USB
网络管理一直以来都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研究领域,当前随着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到网络中,不同厂商结合网络标准协议和自已的特有技术,开发出新的网络互联设
软件水印是一种新型的软件保护方式,与传统的软件保护方法不同,它不仅仅依赖于加密技术,而是通过在软件代码中嵌入某些特定的秘密信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从软件中提取出
实际业务流程的多变性导致业务系统的开发、维护过程异常复杂。采用具柔性的开发框架,通过配置集成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有限状态自动机的开发框架FSMDF可以
网格计算通过使用跨域的不同组织机构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正是因为跨域的资源访问,安全在网格系统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Globus定义的网格平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数据,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的爆增,人类从中获取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从全文中获得信息,是一个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RDBMS)解决起来比较低效的问题。全文检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处理器的微体系结构设计作用日趋重要,微体系结构验证平台为研究和设计微体系结构提供了支撑环境。目前,现有的微体系结构开发验证平台大都存在成
P2P(Peer-to-Peer)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式,通过节点之间的直接交换实现资源和服务的共享。P2P网络分为非结构化P2P网络、结构化P2P网络和松散结构化P2P网络。由于非结构化P2P网
工作流技术是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实现企业业务过程建模,过程管理最终实现业务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对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