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加长内接约束型防屈曲支撑设计与试验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些大型工业建筑采用列柱式结构体系,如大型电力凝汽器空冷支架、大型交通场站等。这种列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是存在抗侧能力较弱、抗震防线不足以及震后修复性差等问题。传统的抗震设计或加固往往采用增大柱子截面、设置钢支撑和剪力墙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均存在值得改进之处,例如增大截面不能改变抗震防线,增加钢支撑难以防止屈曲失稳,增设剪力墙增加空间刚度对减小地震作用不利等,另外,有些工业建筑上设置了大型工业设备且偏置,难以改善整体结构的扭转效应。对此,本文针对上述大型工业建筑柱列式结构体系的特点采用新型消能减震装置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提出建议。  本文在以往试验研究基础上,设计一种改进的新型超长防屈曲支撑—分段加长内接约束型防屈曲支撑。该支撑将核心单元与约束单元分段加工制作,根据工程需求实施多段拼接方式。加工制作1∶8比例的分段加长内接约束型防屈曲支撑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得到试件的滞回耗能特性、承载力特性、累积塑性变形能力等结果,并与课题组前期的分段加长外接约束型防屈曲支撑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某大型电力空冷凝汽器支架实际工程为背景,设计内接约束防屈曲支撑方案并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原结构、L-BRB结构及优化主体结构的L-BRB结构模型,通过静力弹塑性及动力时程分析研究内接约束防屈曲支撑及使用该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抗震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内接约束防屈曲支撑可满足耗能型防屈曲支撑钢芯耗能、低周疲劳性能合格等要求。与外接约束防屈曲支撑相比,内接约束防屈曲支撑耗能稳定,滞回曲线饱满,累计塑性变形为屈服位移的769倍,远超规程要求。有限元分析所得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体现出防屈曲支撑内核钢芯材料随动强化的特点。内核钢芯在大位移条件下受钢芯硬化及与约束钢管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受压试验荷载峰值较有限元所得结果偏大16.5%。  加入内接约束尺寸防屈曲支撑后,空冷平台抗扭、抗侧刚度得到提高且分布更加合理,平扭耦合现象得到改善。静力弹塑性和动力时程分析结果显示布置L-BRB结构柱端出铰数量显著降低,内接约束防屈曲支撑在大震烈度下的最大轴向位移较小震时约增大4~6倍,达到自身屈服位移的3~6倍,在布置L-BRB的同时减小柱截面面积的方案具备可行性。
其他文献
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隧道防水材料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都会面临负温、冻融循环等因素的影响,要在该地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耐久性的工程,必须研究防水材料在负温及冻
该文所在做的研究工作主要如下:一、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了崩岸所具有的共同的规律,主要包括:崩岸发生地的上层分布、岸坡的坡比、土层的颗粒级配等.二、通过多组
建筑结构中,梁、板、墙、柱多元构件空间协同工作课题,是一项重大的应用基础课题,涵盖工程结构领域中应用极其广泛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底部大空间的框支结构及多
地下空间作为一种巨大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解决当前土地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与分析方法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地下结
随着滑坡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各方面的辅助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可以运用计算机及各种分析软件对滑坡进行有限元分析以及动态仿真.使用计算机描述、显示滑坡运动在任何
该文从复杂工程的特点入手,利用现有的AutoCAD技术,提出了解决复杂岩土工程前处理难题的方法,该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提出了利用已有的AutoCAD技术来完成岩土工程有
不锈钢结构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建筑材料。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已经对不锈钢结构的性能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冷弯薄壁型钢构件,但冷弯薄壁型钢的扭
木结构古建筑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现存木结构古建筑建造年代久远,又饱受战火和自然灾害破坏,部分建筑虽已经得到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效维护,但仍存
该文首先介绍了论文实验所采用的CT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以及自行设计的和CT机配套的可注水加载系统,并分析了考虑渗流压力下节理岩体损伤演化的地质基础. 在
超细粒材料尤其是纳米粒子由于粒径极小而具有极高的活性和特殊的电学性能,在高强、超塑材料等力学性能及压电等智能特性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基于上述分析,该文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