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酸/有机复合光致变色材料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huanghehuangg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着眼于新型无机/有机复合光致变色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研究,通过采用无机多酸作为变色单元,并与有机电子给体复合(有机胺,高分子等),采用静电自组装、溶胶凝胶、水热合成等方法,构筑出几个系列的新型无机/有机复合光致变色材料,并对结构和性能做了深入的研究,论文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主要有:1.使用四种不同的杂多酸与癸二胺复合制备出四种不同性能的光致变色自组装膜.发现薄膜的光致变色性能与杂多酸阴离子的还原电位有关,还原电位越高,光致变色响应越大.由钼系杂多酸制备得的自组装膜具有比由钨系杂多酸制得的自组装膜具有更好的光致变色响应度,这是由于钼系杂多酸比钨系杂多酸具有更低的O2p结合能和高的质子亲和力的原因造成的.由磷钼酸为单元构筑的自组装膜在厚度仅为70nm时即可获得0.168的光致变色响应度,完全满足了实用化的要求.2.利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磷钼酸单层膜,单层膜的光致变色可被现有的仪器检测到.在单层膜上再次组装一层有机胺可使单层膜的光致变色性能明显增加.单层膜的光致变色是由多酸阴离子与基底上修饰的氨基阳离子间协同的质子/电子转移造成的.3.用不同pH值的钼酸钠溶液作为构筑溶液,与有机二胺可以成功地构筑出具有不同结构的自组装薄膜.钼酸钠溶液的pH值对自组装薄膜的结构以及光致变色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不同pH值下构筑出的自组装薄膜中具有不同的无机阴离子构筑单元,而正是由于这种无机阴离子的不同,导致了薄膜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4.通过磷钼酸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复合,成功地制备出具有可见光变色性能的薄膜.薄膜的可见光光致变色是由于无机/有机组分形成的超分子体系内的光致电子转移造成的.发现了复合薄膜的光致变色热致增幅效应,为变色薄膜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5.利用水热合成反应,从不同的杂多酸出发,与有机二胺复合,成功地制备出两种具有相似层状结构的纳米复合物.在两种层状复合物中,磷钼酸阴离子在层间形成网络状结构与有机二胺相连,而磷钨酸阴离子在层间则基本保持其Keggin结构.两种层状复合物具有截然不同的光致变色性能,在紫外光照射下,磷钼酸复合物可发生变色反应,而磷钨酸复合物则不能.
其他文献
该论文研究了用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酸接枝聚合对聚丙烯进行改性,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应用等离子体在聚丙烯中空纤维表面引发丙烯酸接枝聚合,改变聚丙烯中空纤维的表面性能.研
[目的]揭示烟草连作障碍的作用机制,为消除农业生产上烟草的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漂浮育苗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烟草根茬腐解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当烟草根
该文研究原位反应拉挤连续纤维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其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通过选用含不同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
Sarsolenone是从我国南海软珊瑚(Sarcophyton solidum Tixier-Durivault)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结构独特的二萜类化合物,分子基本骨架为[9.3.1]桥环双环结构.本文对其全合成进行了
该论文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在羟基化基底表面制备了光电功能分子苝四羧酸(PTA)的致密有序自组装单分子膜,光电化学性质测试的结果表明,PTA自组装膜修饰的ITO电极
本论文围绕吲哚生物碱的全合成和烯烃的氢酰基化反应展开,主要包括:1)实现了corymine的首次全合成;2)实现了aspergillus类生物碱notoamide F,I,R和sclerotiamide的首次不对称全合
该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C吡咯烷分子,并对这些分子及其自组装形成的聚集体进行了相关性的研究,该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设计、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C吡咯烷分子,包括亲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具有低成本、轻便、柔性等特点,在集成电路、显示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异靛青类化合物具有较低的分子能级、平整的共轭骨架,并可方便地进行烷基化,因
凤翔泥塑手工艺文化是陕西凤翔地区优秀的民间艺术,文章从凤翔泥塑历史背景简介、类型与文化内涵、制作过程和产业发展4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泥塑手工业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
聚乳酸(PLA)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能,且降解产物能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当前已成为生物降解医用材料领域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由于疏水性和结晶性,PLA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