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是我国重要的荒漠II级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受到人为活动的过度干扰,其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适宜生境面积逐渐减少。内蒙古乌拉特荒漠是鹅喉羚的重要分布区,本文在以往鹅喉羚行为及生境选择研究的基础上,对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进行鹅喉羚生境质量评价。本研究在野外样线调查的基础上获得鹅喉羚实际活动地点信息,选取坡度、坡向、水源、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道路、居民点这7个评价因子,对各单因子进行适宜性评价。根据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来确定各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和权重比值,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ArcGIS软件的叠加分析功能中计算出研究区内各点位的适宜度值,并根据居民点因子和植被因子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确定重新分类的划分标准,在GIS技术平台中对综合叠加结果进行重分类,制定出研究区内鹅喉羚生境适宜度等级图。评价结果表明适宜生境主要存在于保护区的西部和北部,最适宜生境面积为430.82km2,占到整个保护区面积的32.76%,次适宜生境面积为589.82km2,占44.85%,不适宜生境为294.45km2,占22.39%。通过野外调查的鹅喉羚活动痕迹点信息对评估结果进行验证,检测结果表明该评价效果良好,比较符合客观事实。通过该评价结果可以为保护区日后管理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