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20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国家对合格中职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也是引领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专业理念与师德是该标准的三个维度之一,它直接或间接地决定、指引或调节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教育对象采用什么样的态度以及有什么样的期望等,都要受其影响。通过对中职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现状调查研究,使教师树立立德树人、人人成才、身体力行的职教观念,增强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获得较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和自身专业发展,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本文根据《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制定了调查问卷,并在预调查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之后对河北省5所中职学校的294名专业课教师和36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职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职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总体表现较好,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是教师存在对职业认知不到位、团结合作精神欠缺、敬业奉献意识不高、创新精神有待提高和与学生课堂外交流机会较少等问题。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教师在职业理解与认识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表现要好于女教师;本科学历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比专科学历教师的表现更好;不同教龄组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表现存在阶段性特征:随着教龄增长先逐步升高,到6-10年后出现下降趋势,在11-15年又逐步升高,到16-20年之后又出现小幅下降;不同职称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表现存在阶段性特征:随着职称晋升逐渐升高,在晋升为中级职称时达到了最高点,以后逐步下降,在评上高级职称后出现了最低点。并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差异进行了归因分析,提出外在引领与内化提升相结合、制度约束与动机激励相结合、团队合作与社会交往相结合、个人反思与经验积累相结合、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五方面的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