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质酶(cutinase)是一种可以降解植物角质的水解酶,属丝氨酸酯酶,既可催化水解不溶性多聚体角质的酯键,也可以作用于其它长链、短链脂肪酸酯、乳化的甘油三酯等。用于纺织工业是近年来角质酶的新的应用方向,与传统的碱煮处理工艺相比,将角质酶用于棉纤维角质层的生物煮练,既可显著提高原棉的润湿性,改善棉纤维、涤纶等纺织品表面的亲水性,又可节约能源、碱液和用水量,降低污染环境。
本文以嗜热子囊菌嗜热放线菌ThermobifidafuscaWSH03-11作为出发菌株,以提高角质酶酶活为研究目标,通过建立合适的筛选模型,采用物理化学手段诱变选育角质酶高产突变株,并通过摇瓶条件优化使角质酶酶活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在2.5升发酵罐中考察控制不同pH值对角质酶发酵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一个高产角质酶的筛选模型,可以为其它用诱变育种的方法筛选高产菌株提供新的思路。以嗜热子囊菌嗜热放线菌ThermobifidafuscaWSH03-11为出发菌株,以硫酸二乙酯为诱变剂,以对硝基苯丁酸酯为筛子,筛选获得了一株遗传性稳定的高产角质酶的突变株,角质酶酶活由2.3U/mL提高到8.9U/mL,而且发酵时间由原来的110h减少到50h。
2.在摇瓶条件下研究了碳氮源等营养条件和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等环境条件对该突变株产角质酶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培养条件:乙酸钠7.5g/L,蛋白胨5g/L,酵母膏7.5g/L,NaCl5g/L,K2HPO42g/L,角质1g/L,初始pH8.0,装液量5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8%(v/v),50℃,200r/min摇瓶振荡培养50h。在此条件下,角质酶酶活可达到11.9U/mL、细胞干重达到2.6g/L。
3.在2.5升发酵罐中研究了维持不同pH对角质酶分批发酵的影响,根据不同pH下发酵过程中细胞比生长速率及产物比生成速率的变化,确定了分阶段控制pH策略,即在发酵前20h控制pH7.3有利于菌体生长,在发酵20h后控制pH7.6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物合成比速,采用此控制策略,角质酶活达到19.8U/mL,比控制单一pH为7.0、7.3、7.6和7.9时的最大酶活分别提高了125%、64%、37%和47%,而细胞干重也达到4.2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