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学习并非“灰姑娘现象”,更不可被边缘化。随着对词汇习得过程研究的不断深入,二语学习者也将更切实地体悟到词汇学习于二语学习的重要性。然而,现今词汇学习普遍存在“孤立”的个体自学和“静态”的群体漠视现象,导致学习者稀疏甚至消极关注词汇知识,更不用说将词汇学习纳入“动态”交流并通过管理词汇学习方式来提高词汇习得效率。针对该现状,本文将一组二语学习者定义为虚拟小世界网络中的“节点”,将成员间的交流互动定义为各节点间的联接,即节点之间相连的“边”,并将词汇知识作为成员间在小世界网络中交流的内容,由此构成一个“词汇交流网络”。基于该假设,本研究试图探究网络中“边”对“节点”间的词汇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即二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选择不同交流对象而形成不同的学习关系网络对词汇习得绩效的影响。 本文着重分析成员的“选择行为”,亦作“学习管理方式”,研究不同学习管理方式对词汇习得在词汇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影响。本研究路径如下:首先,选定60个具有不同词汇存量的二语学习者构成学习交流网络,并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算法生成词汇交流模型;其次,对成员的词汇存量和学习能力进行随机赋值,并嵌入三种学习管理方式—“随机选择方式”、“邻近高选择方式”、和“最高选择方式”,从而形成三种方式下不同的词汇交流网络;再次,采用仿真法对三种管理方式对词汇习得在词汇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影响进行绩效评估,仿真结束后,结合元认知理论,对成员在词汇交流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愿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应用语言学实际,深入探讨该交流网络中词汇习得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具体表现。 从选择词汇学习交流对象的角度分析不同的管理方式在词汇的广度和深度上的绩效表现,本文试图解决以下问题:第一,探索“交流”理念对词汇习得绩效提高的影响;第二,比证词汇交流学习中最优学习管理方式;第三,验证词汇习得的小世界特性及其在具体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词汇习得过程具有小世界网络特性; 第二,“邻近高选择方式”在词汇交流学习中能够产生词汇广度和深度方面的最优绩效,是二语学习者的最佳学习管理方式; 第三,词汇广度和深度在仿真模型中的赋值运作中可行,即词汇在广度意义上的量增加和深度意义上的交流充分性增强都得到了有效的数据和运算支持; 第四,词汇教学可充分利用小世界特性并注重对学习者在交流学习中的管理意识培养和巩固。 本文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并对词汇教学提出了新思考。理论方面对从管理学角度加强对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开辟了综合知识管理和词汇交流学习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实践方面,本文阐述了对词汇学习的有效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词汇习得过程中对交流学习对象选择的管理,此外,本文也强调管理意识在词汇教学中对学生群体认识和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小世界”词汇教学中,对个体学习和群体交流学习的规划和管理对提升个体词汇习得绩效和群体词汇进步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