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语中“智慧”观念的对比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23987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念(концепт)是一个跨学科的术语,在认知语言学、语言文化学、语义学等多个领域中得到运用。观念理论也成为俄汉语言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观念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是人意识中文化信息的凝结,能够传承民族文化。通过分析文化观念来了解某一民族的文化和价值取向成为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手段。观念研究以观念分析法为手段,以理解为目的,通过研究关键词语的文化内涵来挖掘民族文化记忆中的内涵,进而揭示该民族的观念世界图景以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智慧”的理念自古以来就是哲学界、社会学家、思想家等的研究内容。俄汉语中的“智慧”观念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它们也各有其特点。本论文以观念理论为基础,以“智慧”观念为研究对象,以体现俄汉“智慧”观念的词汇搭配、成语、谚语、俗语、名人名言和语篇为语言材料,通过观念分析法对俄汉“智慧”观念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和总结俄汉两民族对“智慧”观念认识的异同。本论文由序言、主体部分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序言:阐释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论文的研究任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和主要内容。第1章是本课题的理论支撑。在这一章中主要对观念(концепт)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并引入观念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念分析法。第2章是本论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本章揭示了俄汉“智慧”观念的内涵,并对比分析俄汉词汇搭配、成语、谚语、俗语、名人名言和语篇中体现的“智慧”观念,总结出俄汉“智慧”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3章着重分析影响俄汉“智慧”观念的因素:哲学基础和宗教信仰。结语:总结概括全文要点。
其他文献
1993年,Mona Baker提出运用语料库研究翻译,此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有了飞快发展,而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虚化动词是众多研究之一。虚化动词指实在意义减弱或消失、语法意义增强的动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功率器件销售额比2012年增长9.9%,销售金额达到1804.87亿元。就其下游需求行业来看,无论是从生活联系紧密的数码相机、LED电视、手机到新能
北京市地铁部门日前透露,为实现北京地铁节能降耗改造,推广绿色照明,到2015年将完成10万个LED照明灯具改造和25座车站空调节能改造,以达到年节电1000万度的目标。据该部门相关负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语调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消除歧义;传达已知和未知信息;表明说话人的情感,意图及态度;即语法功能,信息话语功能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