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多因素的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可靠性评估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作为直接与用户端相关联的部分,配电系统的持续供电能力及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近年来,配电网已逐渐发展成为信息流和能量流深度耦合的典型信息物理系统。因此,在传统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基础上,研究考虑多因素且计及信息系统影响的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可靠性对未来配电系统的规划和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所述,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首先,本文基于典型的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结构分析了信息及物理系统的耦合机理,以信息系统元件及通信层故障的产生机理为依据,从连通性、延时和信息可靠性三个方面构建了通信层网络链路可靠性模型,并以智能电子设备为耦合元素建立了完整的信息物理系统关联模型。同时分析了冗余组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为后续的可靠性评估及算法优化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本文基于传统的供电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项评估信息系统性能的可靠性指标并给出了具体计算公式。运用Petri网理论深入分析了信息系统失效对物理系统故障处理过程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关可靠性指标的求解公式。在实验中采用混合模拟法分析了考虑单一故障时,在切负荷、信息元件故障率、通信路由策略以及冗余组件等因素的影响下可靠性指标的变化规律,并证明了在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过程中考虑信息系统影响的必要性,为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规划提供了一些指导意见。
  最后,本文分析了多重故障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并对传统的网络等值法进行优化,即对信息系统采取动态等效策略并借鉴模糊Petri网分析理论中故障置信度的概念提出了物理系统故障概率区域等效,结合重要性抽样策略形成了完整的改进网络等值法。在实验中,不仅分析了不同规模信息物理系统中多重故障影响下各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规律,同时测试了重要性抽样策略的适用性及效率,并将本文所提出的改进算法与其他两种常见算法的运算结果和速度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其他文献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被世界主要国家视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产业,也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支。物联网将深入车联网、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移动支付、智能穿戴、远程医疗、智能制造等应用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刻改变。截至2018年底全球物联网设备已达220亿台,据预测到203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人脸检测是在一张具有复杂背景的图片中确定人脸图像的位置及大小的过程.作者将人脸检测分两步进行:初步检测和准确定位.初步检测要迅速确定人脸可能的位置,而准确定位则要确定人脸的准确位置.最后作者介绍了基于级联的树形Bayesian网络的人脸检测,该方法旨在把各种人脸检测方法以概率的方式整合起来.作者提出的该网络在判决的时候采用"层层设防"的方法,由此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排除非人脸区域;在训练的时候,则由后
学位
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出行工具,同时由充电问题引发的火灾事故也逐年增加,给城市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具有防水、防触电以及即停即充的优势,电动自行车户外无线充电成为人们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因此,研究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电动自行车领域的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高效、可控、安全的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系统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前景。本文从系统的商用化要求出发,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理论知识转
建筑制冷系统是现代人类对生活环境舒适的基本要求,其能耗占建筑整体能耗的一半以上,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制冷系统包括室内空气循环、冷冻水循环,制冷机组和冷却水循环等多个部分,系统复杂庞大,且作为建筑的一部分,需要长期维护运行。制冷系统多采用中心化架构的能效管控,控制系统设计成本高、操作复杂,且因为系统耦合性高,在系统长期运维、硬件变动、智能建筑升级时,需要极高的维护和升级成本,甚至必须重新设计。  针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