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对传染病散发疫情的管理技术进行适宜性评价,在分析其技术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探讨技术的适用条件及其在浙江省其他地区的推广价值。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查阅有关我国疫情管理体系发展的相关文献,分析我国疫情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查阅国内外有关卫生技术评估理论和方法的文献,为开展技术评估打下基础。2、定性研究(1)研究对象:包括1组专家,2组技术使用人,2组患者,每组6人。(2)研究方法:专题小组讨论。(3)数据分析:主题框架分析法。3、相关人员调查(1)研究对象:一线公共卫生人员和调查时间段内接受过该技术服务的患者。(2)数据分析: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描述。4、机构调查(1)研究对象:绍兴县全部19家负责传染病散发疫情管理技术的街镇级医疗机构。(2)研究方法:项目成本核算法和时间系数分摊法。5、综合评价以“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选评估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工具,采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讨论的方式多方收集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三、研究结果1、定性研究结果(1)专家组讨论:总体上看,绍兴县近年来传染病发病呈下降趋势,疫情管理工作与流动人口联系紧密;散发疫情管理技术较适用于当地常见的、预计有一定效果的、基层有能力处置的病种;长期来看该技术能够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聚集性疫情,并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2)患者组讨论:患者罹患的都是当地常见的传染病,症状和疾病负担较轻;患者都接受了较为规范的技术服务;患者对技术服务总体较为满意,希望日后的技术服务能更加注重宣传和细节。(3)技术使用人组讨论:在基层,疫情管理工作与流动人口联系紧密;丙类传染病和性传播疾病较为突出;散发疫情管理技术比以前的工作方式更加规范,但工作中存在患者信息虚假的问题;网络监控是最重要的环节;建议上级今后加大对工作的投入,使得技术细节做得更好。2、成本调查结果2010年技术的例均服务成本为42.1元,人均成本为0.02元。3、综合评价结果7个一级指标的加权分分别为0.92、10.59、5.62、23.44、13.99、7.55、4.56,总分66.67分。成熟性很差,需要性较好,简便性较好,安全性很好,有效性较好,经济性较好,社会和伦理适应性较好。四、研究结论在现有定性和定量数据信息基础上,本技术的总分为66.67分,适宜在浙江省县、乡级地区推广应用。但由于研究设计的限制,未来对此评估结论还需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