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属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舌鳎科(Cynoglossidae)、舌鳎属(Cynoglossus Buchanan-Hamiltou),为我国近海底层的大型名贵经济鱼类。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苗种生产过程中,从生物饵料转为配合饵料期间,仍会出现大量的死亡,转饵问题成为限制其扩大再生产的一个关键问题,微颗粒饲料的研制仍是难点所在。为了促进半滑舌鳎养殖的产业化进程,本文开展了半滑舌鳎仔稚鱼营养生理和开口饲料的开发研究,旨在为了解半滑舌鳎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及其高效开口饲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1~30d的半滑舌鳎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研究表明,试验水温为20.0~22.0℃时,孵化后第3d,仔鱼开口摄食,消化道上皮细胞出现分化,肝脏和胰脏开始出现,鱼体开始由内源性营养转向外源性营养。孵化后第5d,卵黄囊完全被吸收,消化道明显分化成口咽腔、食道、胃、前肠和后肠,仔鱼消化系统具备了摄食和消化外源性食物的能力。此后随着鱼体的生长,粘膜层的褶皱增加,消化道上皮细胞进一步分化,肠道分段、盘旋,消化系统从功能和结构上逐步地完善成熟。开口摄食之后,先后发现在后肠出现嗜曙红颗粒,在前肠出现空泡,表明肠上皮细胞吸收了蛋白质和脂肪。继而糖元在肝脏中不断地储存。在出膜后第23天,出现胃腺,标志着稚鱼期的开始。(2)对半滑舌鳎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消化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以及与消化吸收相关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在仔鱼发育早期即可检出酸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的活力,碱性蛋白酶的2个极低值分别出现在仔鱼开口期和仔稚鱼的转变期,酸性蛋白酶的活性从孵化后23 d左右,胃腺出现时开始明显升高。早期仔鱼体内表现出较强的淀粉酶活性,孵化后12 d其活性急剧下降,并一直保持较低的比活力状态。脂肪酶的活性在半滑舌鳎早期仔鱼体内一直较低,进入稚鱼期后开始缓慢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变态结束后出现大幅度的升高,这标志着肠组织结构和肠道消化功能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