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糙米复合粉无麸质面包研究制备及标准制订

来源 :渤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y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发芽糙米粉、大豆粉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由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L-半胱氨酸和大米蛋白组成的复合改良剂,采用二次发酵工艺制作发芽糙米复合粉无麸质面包。并参照GB/T20981-2007《面包》国家标准制订发芽糙米复合粉无麸质面包标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发芽糙米粉、大豆粉和玉米淀粉按照5:2:3的比例混合作为原料粉;研究添加TGase、L-半胱氨酸和大米蛋白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三种改良剂均能改善面团的流变学特性,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均有增大趋势,且面团的综合粘弹性及损耗角正切值tanδ值下降。2、混合试验仪实验表明,三种改良剂均能显著提升发芽糙米复合粉无麸质面团的粉质特性。正交试验结果:以发芽糙米复合粉为干重,添加TG酶0.8%、L-半胱氨酸1.0%、大米蛋白2.0%制备的面包体积较为理想、外观光洁平整无塌陷,且质地细腻润滑富有弹性,其感官品质达到最佳,TPA印证试验与感官评定结果与Mixolab正交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3、对发芽糙米复合粉无麸质面包发酵条件与品质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最适发酵温度和时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提高,面包的比容和高径比逐渐增大,游离巯基含量降低,二硫键含量增多。微观结构观察表明,将发酵控制在适宜的条件下,面团的结构由松散变得紧密,且蛋白分子间相互交联聚集成团,其表面空洞与断面也明显减少,使面包中蛋白网络结构更稳定。4、参照国家标准GB7099-2015《糕点面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发芽糙米复合粉无麸质面包进行标准制订。内容包括发芽糙米复合粉无麸质面包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等。
其他文献
建立一种用伺服螺旋机构原理设计的小行程数字步进伺服油缸的动态数学模型。基于非线性仿真模块,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根据活塞下腔长度、工作负荷、螺旋槽断面尺寸和活
产品设计为一复杂的过程,但大多是固定设计流程或设计方法的设计,有一定的重复性或相似性。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实现复杂产品设计知识的重用,提出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知识模板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