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伦理思想对绘画的影响,不仅是体现在其伦理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方面,也暗含在绘画的审美价值与精神要求之中。相比较而言,传统人物画作为承担绘画鉴戒作用良好的载体,更是体现出儒家伦理思想在其中的作用。本文正是以李公麟的《孝经图》为例,从道德伦理教化的角度与视觉表现的角度,分析了儒家思想在这一幅图中的体现。道德伦理教化的要求体现在绘画中,还影响了绘画主题的选择,与绘画表现的范式,即绘画的类型化;儒家伦理的审美思想则是从“中和”等的审美角度影响了绘画创作过程中审美价值的表现。此外,研究绘画现象与观念背后的传统思想因素,离不开对当时整个时代文化背景的考察。首先,要对宋代的这一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有所把握,包括宋代统治者“尚文”的政策,儒学的复兴,以及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主体性自觉与人格精神的挺立,以及当时所出现的文人画的现象,都要有所了解。本文正式基于这个思路开始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