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习作范例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f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习作教学有着悠久的模仿范文的历史,“范文法”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传统且备受青睐的教学法。模仿范文是一种有效的习作策略,却并不是很高效的方法。在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范文法”面临诸多问题:范文的选文随意、典型性不足;范文解读欠规范,存在“浅解”、“曲解”,甚至不解读的情况;用范文指导习作的过程中存在重范文的“教”而轻学生的“学”与学后的“评”,没能形成“教-学-评”的一致性;部分教师固守对传统“范文”的理解,导致“范文法”的运用走向僵硬化。这一系列的不当运用“范文法”的情况,导致习作教学中“教”与“学”的效果欠佳。2019年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全国全面推广实施,新教材的面世引发了我们研究习作教学方法的兴趣。我们发现统编教材习作编排体例的革新等对习作教学法提出了新要求,同时统编教材也给一线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方向指引和方法策略指导,习作“难教、难学”这一老大难问题应逐渐得到改善。我们阅读魏小娜老师《真实写作》和荣维东老师《交际语境写作》等相关著作,从中受到启发。在交际语境写作(功能语篇写作)理论视野下,重新审视传统“例文法”。随着写作理论的创新,“范文”突破了单篇“优秀文章”的范畴,应升维为“范例”。我们认为“范例”不再局限于语段、篇章的文字形式,也表现为某些图形、表格或场景等形式,既包含聚焦“文章写作”的传统“范文”,也涵盖关注“写作过程”的情景、素材、情感、思维的支架等内容。我们把“范文”升维为“范例”,试图建构更契合于当下语境的习作理论,并将其命名为——“范例法”,“范例法”是多维度、全过程关注习作的新尝试。我们的研究立足于当前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习作范例教学实际情况,通过观摩课堂、查阅文献、进行调查问卷、与师生访谈等方式,了解目前该学段教师对范例的解读和运用的情况;从习作与写作、范例与范文的比较中梳理出“习作范例”的概念,整理习作范例教学理论的演进路径及当前研究现状。我们重点探究统编教材第三学段习作范例编排特点,发现新教材范例注重范文和相关支架的运用,强化了应用文的习作范例。针对统编教材的习作范例,我们发掘出优质习作范例的四大来源,为后面习作范例的选择和解读技术的探究做好必要的准备。习作范例的选择和解读策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具体包括习作范例的选择技术、解读技术、运用时机,分别解决习作范例“用什么”、“怎么用”、“何时用”的问题。习作范例的选择遵循目标优先策略、学情优先策略和范例群策略,习作范例解读指向习作方法的发现或构建,即通过阅读范例发现其中承载的但隐藏起来的习作知识,或者在没有习作知识的情况下通过范例解读创生出习作知识和方法。在该部分,我们还探究了习作范例的介入和退出机制,阐释习作范例运用的边界与误区。对于习作范例的选择、解读策略以及介入退出机制,我们理论联系实际,从统编教材第三学段小练笔、《“漫画”老师》《学写倡议书》《让真情自然流露》《笔尖流出的故事》《我的拿手好戏》等单元习作优质课例片段对目标优先策略、学情优先策略、范例群策略、习作知识显化和创生等策略进行解说和印证。我们希望通过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习作范例研究,继续丰富习作范例教学理论,更新一线教师的习作范例教学理念,为一线习作范例教学提供新思路,尤其是对习作范例的选择、解读和运用提供新策略,落实统编教材的语文习作要素,切实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其他文献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新课标倡导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写作”模块的设置,但一线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往往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简单化、形式化、无序化、应试化、应景化的写作教学比比皆是。这些教学方式必然导致随意的、无计划的、孤立的作文训练,不符合新课标要求,更谈不上向课外拓展延伸。究其原因,根源在于写作教学策略的无序性。
群文阅读,即指在语文中围绕着一个确定的议题选择一组互相具有关联性的文章,教师带领学生围绕这一议题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自主阅读,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提高自身语文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水平。群文阅读作为当前发展渐趋成熟的一种阅读教学理论,与传统单篇阅读教学方法相比,会更加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速度、质量以及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在全面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方面具有极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习和掌握,也影响着学科的教学质量。网络流行文化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表现出生动幽默、新颖实用、多元开发及语言异化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语言运用的规范性、纯洁性不足等问题。导致高中语文教师语言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环境因素、教师自身以及文化冲击三个方面。根据网络流行文化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师语言应用现状、问题及成因,结合高中语文课程特征,优化高中语
新高考改革强调发展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正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仅具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也有着重要的人文价值;它不仅是用来交际的工具,还可以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英语的工具性价值,即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掌握英语的词汇、语法、句型等,更要通过英语与具体的生活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的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教学
学位
时代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教育领域也不断变革求新,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语文学科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重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遗留下一些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各地区的石刻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是独特而有意义的语文课程资源,但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若将石刻文物利用到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以在地的方式拓宽教师的语文教学空间,转变学生的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逐渐在提高。为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应当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特点,进行空间转向,尝试从地域的角度来完善课堂教学。通过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和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分析文学形式、技巧,故事情节和时间线索,而文学的地域性遭到忽视,导致中学生空间思维欠缺。当下的语文教育目的不仅仅只
在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本人发现,自己所教授的高三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在初中就接触过定语从句,也在高一高二的人教版教材中彻底学习过定语从句,并且之后的练习中也有对定语从句不断地加强巩固,但他们在英语作文中使用定语从句时,依然会有许多使用不当或者使用错误的地方。所以笔者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一线高中英语教师,有必要通过他们的英语作文,来了解这些高三学生在定语从句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定语从句的问
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不难发现这套教材更加注重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统编新教材在八年级和九年级每册书中各设置一个独立主题的“活动·探究”单元,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虽然有很多一线教师都对“活动·探究”单元进行了教学尝试,也有一些关于“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策略研究,但对“活动·探究”单元的整体分析与内在梯度性研究较少,如何准确把握“活动·探究”单元的设计
中国在线音频行业自1997年开始起步,随着移动互联的热潮,2011年开始慢慢走向成熟,贴合当下需求,持续创新升级,不断发展至今,10年来全国移动音频用户数量达到了5.4亿,拥有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发展前景良好,呈一片蓝海。十年的发展,各平台由传统的电台广播,发展到移动音频平台的垂直专业内容,继而发展到由用户生产节目,再升级到专业用户生产模式。随着平台各方面的不断升级更迭,在内容细分领域为重点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