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耳瘢痕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te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皮肤瘢痕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然而它在人体内的研究具有明显的伦理限制。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模型)可以帮助阐述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促进治疗措施的发现和测试。尽管细胞培养可以用于新治疗方案作用机制的确证以及用于建立人体安全剂量参考范围,但是在新治疗用于人体前,通过可预测的动物模型来评估其安全性依然是很有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量的科学文献应用小鼠、新西兰兔,以及其他动物来研究肥厚性瘢痕,但是这些种属创口修复过程与人体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应在临床、组织表现,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和临床行为方面与人体肥厚性瘢痕相符。  有些手术瘢痕会在兔耳上持续数月不消退,基于此项观察,Morris等人在1997年成功地建立了兔耳的瘢痕模型,并用“新生瘢痕面积,肥厚指数”等指标对瘢痕进行了评价,还在瘢痕生成第16天时用糖皮质激素对瘢痕进行处理,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此后,兔耳模型被国内外多次采用,研究分子机制或评价药物治疗效果。但兔耳模型还未在本实验室中建立过,因此本实验主要效仿Morris的模型,建立兔耳的瘢痕模型,并从增生指数,弹力纤维,胶原纤维,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等几方面对兔耳瘢痕模型进行评价。  方法:  公兔和母兔在瘢痕修复过程中没有差异。本实验全部选用母兔来保证实验的同一性。所有的切口均在耳部腹侧创建,且为全层,这样可以避免毛发周期对于伤口愈合和瘢痕形成的影响。三只新西兰母兔子,月龄:2.0±0.5个月,体重:1.5-2.5千克,在标准条件下饲养。第0天时,按30mg/kg的剂量用3%戊巴比妥钠对兔子进行耳缘静脉麻醉,并在兔耳的腹侧用直径6mm的活检穿孔器打孔,在解剖显微镜的观察下,剥除兔耳腹侧的真表皮以及软骨膜,按压止血,消毒,包扎。分别在第19天,21天,22天,和25天时,对兔耳腹侧生长的瘢痕组织进行取材,同时取正常皮作为对照。标本脱钙处理后制作成蜡块。常规HE染色观察瘢痕增生指数,免疫组化检测瘢痕中弹力纤维的表达,Verhoeff铁苏木素染色观察组织中弹力、胶原纤维的共表达,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胶原的表达,Herovici染色法观察瘢痕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同时,取经病理诊断的人的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组织样本,分别进行Verhoeff铁苏木素,Masson三色,以及Herovici的染色,并将兔耳瘢痕的染色结果与人的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的染色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兔耳的瘢痕模型进行评价。  结果:  瘢痕的增生指数在第22天时达到最大,其在5个时间点的分布呈现抛物线形;兔耳的皮肤中无弹力纤维的表达,而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均有弹力纤维,但以胶原纤维的增生为主;兔耳瘢痕中,胶原排列错乱无序,且未见似瘢痕疙瘩中典型的粗大胶原束,与增生性瘢痕组织表现相近;Ⅰ、Ⅲ型胶原比例未见明显升高,此点也与增生性瘢痕相似。  结论:  兔耳瘢痕模型与人的增生性瘢痕的组织学表现更为相近,但无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弹力纤维的表达。
其他文献
10月20-23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展会分15个展馆,展出面积达175020平方米。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800家参
目的:  分析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7年~2012年住院诊断为心功能不
期刊
期刊
针对重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的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地区产业发展形势,从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订单定向培养,建立政府
期刊
叙述了光纤几何参数的自动测试方法。光纤断面通过显微光学系统成像 ,由CCD摄像头接收 ,并通过图像采集系统传输到计算机中 ,供进一步处理。介绍了测量原理及数学模型 ,采用
期刊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死亡率位居第三位,其临床特点是进展快、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于9%。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
目的  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出生前后即存在,或出生后一年内逐渐形成的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导致的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是造成儿童失明和弱视的重要原因。目前眼科界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