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高分子因其具有对环境变化作出响应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近几年来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两嵌段两性聚电解质PDMAEMA-b-PAA为对象,进行了材料合成、结构表征和环境响应性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以卤端基α-溴异丁酸乙酯为引发剂,CuCl/PMDETA为催化体系,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N,N-二甲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b-聚丙烯酸(PDMAEMA-b-PAA)两嵌段两性聚电解质。并用1H-NMR、GPC、FT-IR和micro-DSC对其进行了表征,得出合成的PDMAEMA-b-PAA具有准确的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动态光散射、1H-NMR和表面张力等方法研究了两种聚电解质(PDMAEMA84-b-PAA18和PDMAEMA50-b-PAA18)水溶液的温度/pH双重敏感性及聚集行为。研究发现,PDMAEMA-b-PAA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可逆的温度/pH双重敏感性质。随着聚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减少或者DMAEMA疏水链段长度减少,溶液的最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将增大;在pH=3.0时,质子化的二甲胺基嵌段和PAA段均具有亲水性使得两种聚电解质均不发生聚集,在pH=11.0的时候聚电解质会形成去质子化的PDMAEMA疏水段为核,离子化的PAA段为壳的胶束化聚集,但是在等电点附近(如pH=9.5)时,由于PDMAEMA50-b-PAA18中的DMAEMA链段较小,温度升高后,其不易形成大的聚集体,而PDMAEMA84-b-PAA18加热后可形成大聚集体PDMAEMA50-b-PAA18溶液在很宽的pH值范围内(7.5<pH<9.2)仍呈混浊,说明当溶液带部分正电荷或负电荷时仍能形成聚集体,而PDMAEMA84-b-PAA18只在等电点附近混浊。表面张力方法能够比传统的浊度法更准确地预测PDMAEMA50-b-PAA18的LCST。通过简单的将观察到是树枝状结构,并利用电子显微镜、低能电子衍射和小角XRD对两性聚电解质PDMAEMA84-b-PAA18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形成的铺展膜进行表征,得出所形成的铺展膜具有树枝状结构,该树枝状结构是枝晶,其生长过程是受限扩散控制(DLA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