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性学习的德育意义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lov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学校德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公民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因此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是公民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我国传统的学校德育既有成功经验,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影响到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因此,根据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变化,不断改革学校德育方式,拓宽德育渠道,将是未来学校德育的重要着力点。 研究性学习是为我国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从研究性学习在我国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既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又受到学生欢迎,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德育内容要求,运用德育过程理论来分析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结合具体实例来具体阐明研究性学习的德育意义。全文除了简短引言和结语外共分4部分,第一部分对德育的概念做了界定,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学校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以及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第二部分界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与组织实施过程;第三部分在阐述中外德育过程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德育过程的本质、规律以及研究性学习过程与德育过程的关系;第四部分结合大量具体个案分析了研究性学习的德育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性学习丰富了德育的途径,有利于整体德育网络的构建,二是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性学习的教育理念,更加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三是研究性学习实践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该文总体包括五个部分,即导论、学位的研究视角与认识框架、学位的本质、学位的价值、学位制度及其改革.第1部分,主要对"学位论"研究的有关问题作了简要说明.对学位的三种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世界先进国家相继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且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股趋势。这些国家的课程改革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不约而同开设了各具特
摘要:在新课标解读下,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良好个性的培养,把握好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重视课外阅读,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  关键词:兴趣;方法;探究;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家长教育是以家庭教育组织者为对象,提供给他们教育未成年人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正确的教育态度和观念,使其能更有效地了解并执行自己的职责,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提高家庭教
目的建立准确、快速测定地表水中亚硝酸盐氮含量的方法。方法水样经0.22μm水系滤膜过滤后,以20 mmol/L氢氧化钾为淋洗液,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该方法回收率为96.
提取练习效应又称测试效应,其促进知识学习的强劲作用已经被不同学习材料和测试形式反复多次证实;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即使在提取练习时尝试提取信息失败也促进知识的学习,这
该研究首先对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设定,认为中国工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应主要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较强科研能力的应用型工科硕士.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应用型工科硕士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大量事实证明,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强化有效监督,是推进民
苏南是较早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的地区之一。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坚持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实施以优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思路,努力探索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