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竞赛中运动员的表现水平与心理状态关系紧密。网球运动员心理变化包含了多种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定的结构态,即:心理状态,呈现出运动竞赛中不同的心理状态有着不同的得分效度。本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通级赛男子单打前四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了不同焦虑状态对运动员得分效度影响因素基础之上,揭示出比赛心里焦虑状态对高校网球比赛过程中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高校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⑴状态心理过程发挥着作用,它同时包含了多种心理过程以及项目心理特征参与到其中,而且这些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定的结构态状态波动各不相同。
⑵对高校网球运动员的焦虑状态和发球得分效度的相关分析中发现,结果为r=-0.758(p<0.05)相关系数表明竞赛焦虑状态和发球效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即运动员的焦虑状态分数值越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效度则越低,反之则越高。
⑶对运动员在赛事中的状态焦虑水平与在比赛中发球落点的选择,并通过比较得出,不同状态焦虑水平的运动员,随着运动员焦虑水平的升高,其在比赛中发球落点的选择也不同。状态焦虑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落点的选择。
⑷在不同条件下的各种焦虑状态表现会限制和提高高校网球选手的发球效度。其影响因素分别为技术水平、教育状况、参赛经验、自我调控、观众效应、个人最好成绩、平时的训练条件以及比赛心理状态八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