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心理焦虑状态对网球比赛中发球得分影响实验研究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z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竞赛中运动员的表现水平与心理状态关系紧密。网球运动员心理变化包含了多种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定的结构态,即:心理状态,呈现出运动竞赛中不同的心理状态有着不同的得分效度。本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通级赛男子单打前四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了不同焦虑状态对运动员得分效度影响因素基础之上,揭示出比赛心里焦虑状态对高校网球比赛过程中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高校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⑴状态心理过程发挥着作用,它同时包含了多种心理过程以及项目心理特征参与到其中,而且这些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定的结构态状态波动各不相同。   ⑵对高校网球运动员的焦虑状态和发球得分效度的相关分析中发现,结果为r=-0.758(p<0.05)相关系数表明竞赛焦虑状态和发球效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即运动员的焦虑状态分数值越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效度则越低,反之则越高。   ⑶对运动员在赛事中的状态焦虑水平与在比赛中发球落点的选择,并通过比较得出,不同状态焦虑水平的运动员,随着运动员焦虑水平的升高,其在比赛中发球落点的选择也不同。状态焦虑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落点的选择。   ⑷在不同条件下的各种焦虑状态表现会限制和提高高校网球选手的发球效度。其影响因素分别为技术水平、教育状况、参赛经验、自我调控、观众效应、个人最好成绩、平时的训练条件以及比赛心理状态八个方面。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产物已贯穿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从传统纸质资源到图文并茂的电子化资源,又到视音频、动画整合的数字化教育网站,再到富媒
心理压抑已然成为21世纪最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教师群体的心理压力问题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作为教师群体之一的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也逐渐被研究者搬上台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量的农民工到城市务工,大量的民工子女跟随父母也来到城市,就初中阶段的进城民工子女而言,他们的人
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的数学教育现代化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美国的数学课程改革,对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在本世纪初正式启动了新一
学龄前幼儿体育是学龄前幼儿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进行体育活动对于幼儿早期身心发育、良好人格的形成、储存知识信息、学习潜能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
学位
随着我国篮球运球的迅速发展,比赛越来越激烈,对裁判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裁判员的执法水平是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保障,裁判员的心理状态能直接影响篮球裁判员临场判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