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交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化学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水处理、分离和元素提取等工艺中,相比于其它离子交换设备,连续式密实移动床具有操作连续、液固返混小、吸附效率高等优点;解吸为吸附的逆过程,掌握连续式密实移动床解吸过程特点,将为吸附-解吸耦合工艺及装备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撑。对此,本课题在前期对连续式密实移动床吸附操作研究的基础上,以吸附了K+的001×7强酸型阳离子树脂为固体介质,以NaCl溶液为解吸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及与固定床的对比实验,研究了连续式密实移动解吸过程的操作特性。连续式密实移动床实验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柱内单位树脂累积解吸率沿轴向由上至下逐渐升高,在离子交换柱下部1/5区域内增加较快,部分条件下全柱树脂累积解吸率可达90%以上;解吸剂初始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轴向各区域单位树脂累积解吸率增大,但当解吸剂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离子交换柱轴向不同区域会出现解吸与反吸附交替主导的现象;随离子交换柱内解吸液表观流速增大、树脂移动速度和原始吸附量降低,其轴向各区域的单位树脂累积解吸率增加。在解吸液单程流过离子交换柱的时间内,采用连续式密实移动床的全柱累积解吸率和K+解吸总量比固定床吸附模式高。固定床实验结果表明,全柱各区域树脂从底至顶依次解吸平衡;其它条件一定时,解吸剂初始浓度越大,全柱树脂解吸平衡的时间越短,解吸剂初始浓度偏大或偏小都会导致全柱树脂累积解吸率降低;全柱树脂解吸平衡所需时间和全柱树脂解吸率都随解吸液表观流速增大而增大;全柱树脂解吸平衡所需时间随树脂原始吸附量的增大而增大,全柱树脂解吸率则相反。通过固定床与密实移动床两种操作模式下的解吸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在解吸液单程流过离子交换柱的时间内,采用连续式密实移动床的全柱累积解吸率和K+解吸总量比固定床吸附模式高。两种操作模式下的解吸过程均符合二级经典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