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实移动床解吸操作特性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交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化学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水处理、分离和元素提取等工艺中,相比于其它离子交换设备,连续式密实移动床具有操作连续、液固返混小、吸附效率高等优点;解吸为吸附的逆过程,掌握连续式密实移动床解吸过程特点,将为吸附-解吸耦合工艺及装备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撑。对此,本课题在前期对连续式密实移动床吸附操作研究的基础上,以吸附了K+的001×7强酸型阳离子树脂为固体介质,以NaCl溶液为解吸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及与固定床的对比实验,研究了连续式密实移动解吸过程的操作特性。连续式密实移动床实验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柱内单位树脂累积解吸率沿轴向由上至下逐渐升高,在离子交换柱下部1/5区域内增加较快,部分条件下全柱树脂累积解吸率可达90%以上;解吸剂初始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轴向各区域单位树脂累积解吸率增大,但当解吸剂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离子交换柱轴向不同区域会出现解吸与反吸附交替主导的现象;随离子交换柱内解吸液表观流速增大、树脂移动速度和原始吸附量降低,其轴向各区域的单位树脂累积解吸率增加。在解吸液单程流过离子交换柱的时间内,采用连续式密实移动床的全柱累积解吸率和K+解吸总量比固定床吸附模式高。固定床实验结果表明,全柱各区域树脂从底至顶依次解吸平衡;其它条件一定时,解吸剂初始浓度越大,全柱树脂解吸平衡的时间越短,解吸剂初始浓度偏大或偏小都会导致全柱树脂累积解吸率降低;全柱树脂解吸平衡所需时间和全柱树脂解吸率都随解吸液表观流速增大而增大;全柱树脂解吸平衡所需时间随树脂原始吸附量的增大而增大,全柱树脂解吸率则相反。通过固定床与密实移动床两种操作模式下的解吸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在解吸液单程流过离子交换柱的时间内,采用连续式密实移动床的全柱累积解吸率和K+解吸总量比固定床吸附模式高。两种操作模式下的解吸过程均符合二级经典动力学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体内外研究,阐明Trx-1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为寻找有效的结直肠癌药物治疗靶点提供新的依据。  方法:  1.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集2003到2007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医学图像融合属于生物医学工程等多种学科的研究前沿和应用热点。本文以CT和MRI图像为例,对医学图像融合的有关理论和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几种目前常用的医学图像的成
磁刺激因其安全有效、无痛无损、能够进行深部组织刺激等诸多优势,在调节人体神经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康复理疗过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人体生命活动过程有其
随着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蛋白类药物因其具有高活性、特异性强、低毒性、副作用小、有利于临床应用等特点而倍受关注。但由于这些药物普遍存在半衰期短、易被体内
磁共振成像在现代医学影像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像速度则是磁共振成像的主要瓶颈。成像速度方面的缺陷大大限制了其在一些临床方面的应用,如一些躁动病人的成像等等。
当前我国在发电侧引入竞争机制,各电网实行竞价上网。这需要电力生产厂家提高机组经济性,降低发电成本,也对火电机组经济效益和机组调峰运行以及状态检修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轮机
压疮深部组织损伤(Deep Tissue Injury,DTI)是压疮中最严重分期,好发于受压骨隆突处,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DTI可有皮肤深部组织肌层损伤,局部持续受压时,由于血流灌注受阻、
公安部发出通知要求依法严打食品犯罪rn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重要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有效防范重大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广大群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