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循环塑性的微观机理和宏观本构描述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sima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具备较强的耐腐蚀性和较好的可塑性以及一定的强度,奥氏体不锈钢成为大型工业机械结构材料的首选,如化工厂的换热器、核电站的回路管道等。在这些应用场合中,承压冷热流体的波动引起温度场和力场的耦合周期性变化,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循环机械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引起了工程材料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对304L和316LN两种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循环塑性行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结果发现:(1)304L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应变循环加载条件下呈现显著的二次循环硬化特征;(2)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623-823 K温度范围内恒温应变循环加载条件下表现出显著的循环硬化,而且在423-823 K温度循环和机械应变循环耦合加载条件下表现出额外的循环硬化;(3)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循环应力响应在室温下与应变率正相关,而在高温下对应变率不敏感;(4)316LN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应力循环加载条件下棘轮应变累积明显,而在高温下棘轮效应较快安定。奥氏体不锈钢的这些循环塑性特性主要与马氏体相变和动态应变时效相关。本文利用实时原位中子衍射对304L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下的应变循环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二次循环硬化阶段,马氏体相比奥氏体相承受的应力水平要高的多,但两相的平均应力状态均保持稳定,从而说明马氏体相的含量是影响材料循环硬化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分析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单轴拉伸、应变循环和应力循环行为,总结出了动态应变时效作用结果的特征,从而表明材料在高温下表现出的显著循环硬化是由动态应变时效所致。本文还基于上述的试验结果,对316LN奥氏体不锈钢的循环塑性行为进行了宏观本构描述:(1)通过改进随动硬化律Ohno-Wang II模型中的硬化指数mi提出了一个可以描述该材料在室温下的循环硬化和率相关特性的粘塑性模型,能够更为准确的描述该材料室温不同加载条件下的棘轮行为;(2)以McDowell模型为框架,提出了一个将各向同性硬化律以非连续方式作用于短程背应力的演化的热粘塑性模型,可以对该材料不同温度和应变率下的单轴拉伸和应变循环行为进行较好的模拟,也能对该材料热机耦合循环、单轴棘轮以及有循环加载历史的单轴拉伸行为进行较好的预测。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水资源和水质危机,尤其是水质危机日趋严重。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我国的水质污染非常严重。其中六价铬广泛应
铝硅合金具有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高耐磨性、铸造性能良好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随着硅质量分数的增加(特别是共晶或过共晶铝硅合金),硅
最高院在2002年就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答复,对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该答复与《合同法》286条的规定本意上有冲突,实践中各地
广西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是一所基础性强、公益职能突出的科研机构。2000年整体转制为科技型企业,2004年注册为企业。改制前该单位共有事业编制162人,科研能力排在全国海洋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围绕港航物流管理类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从人才培养需求、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机制、教学改革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进行深入探讨,提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市保留的众多文物古建,采用Web和Android开发技术构建苏州市文物古建监测管理系统。系统通过开发基于Web的后台管理和基于Android的手机APP,对其数据库
整体式立铣刀因其良好的切削性能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通用机械、医疗器械、汽车、模具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为获得良好的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需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