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南段水资源环境的社会治理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具体形式也因应的进行着变迁。20世纪以前,人的行为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相对于地球的空间和时间范围而言总是局部的。但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同支持它的自然环境——地球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深刻的、质的变化。变化的速度正在超越各个科学学科的能力和我们当前进行评价和建议的能力,它正在使经济组织适应和对付这种变化的各种企图陷于破产。正当人类为征服自然取得的胜利欢呼时,突然发现按照人类狭隘、短期的目标被改造的地球似乎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这使许多正寻找办法把这些事情纳入政治议程的人感到深深地忧虑。到20世纪末时,环境和生态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相应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生态等问题不再局限在少数人的头脑中,而是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由此,怎么构建当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借助特定的机制,使保护环境和生态、节约资源、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等成为大众意识中的共识,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只有在理论上的积极研究及其实践上的大胆创新,才能真正认清人与自然关系现状背后的深层因为,并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逐水而居,水资源环境利用的好坏关乎人类文明的存废,尼罗河谷、美索不达米亚、地中海地区、西西里、玛雅等数十种世界上著名的古代文明的兴衰都可对此做出佐证。就此角度而言,水资源环境利用的状况可以作为人类与大自然关系质量的一个重要表征。然而就目前情势来看,水资源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据2006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资源报告》,近年来世界主要河流半数以上受到断流、污染的威胁,在世界500条主要河流中,除南美洲的亚麻逊河和非洲的刚果河外,其他河流的水源和沿岸的土地都因过度使用而变得干涸或受到污染。河流周围生态系统的恶化已威胁到依赖河水灌溉、生活、发展工业及人们的健康与生计。与世界各大文明的起源一样,华夏文明也是傍水而生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挟西北高原的肥沃土壤下行,冲积成淮海大平原。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超过50%。先民在此逐水而居,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当前,黄河的流域水系生态环境怎么样,受工业化和城镇化影响的程度有多深,通过特定的研究,为黄河水资源环境的治理构建切实的理论工具,并提出可操作的标本兼治之策,这是一个关系华夏文明发展、复兴的战略性课题。近些年来,河南提出了中原崛起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是对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回应。就本质而言,中部崛起、中原崛起的过程足现代化的过程,并且黄河河南段所覆盖的区域大多也是近些年来河南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这样以来黄河河南段水系生态环境的状况对于我们分析现代化、城镇化对黄河流域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就有了样本意义。解剖好这只“麻雀”,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找到了河域生态环境治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钥匙,意义重大。   基于河流生态环境危机的解决不应该囿于科学、技术、工程甚或经济问题的前提假设,本文的研究以社会治理理论为工具,从更为宽阔的社会学背景进行,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构建黄河水资源环境社会治理的理论框架;二是以黄河河南段为样本区域,以社会治理理论为基础,探寻黄河河南段水资源环境社会治理的标本兼治之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研究的基础,论文首先对流域水资源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以此为基础,借助公共选择理论、治理理念对水资源环境社会治理进行了理论构建。   其次,论文以黄河河南段为样本区域,以翔实的调研为基础,系统的综合、分析了黄河河南段水资源环境的现状和问题——黄河河南段生态环境系统呈整体恶化趋势:湿地生态近几年虽有好转、但形势依然紧迫,水污染状况呈回旋上升趋势,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严重,水资源紧缺将长期存在。   再次,论文从社会治理的结构要素方面,抽象出管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利益博弈、信息传播等五维视角,解析了黄河河南段水资源环境存在问题的因为。   最后,论文在充分借鉴美、法、日、澳等国水资源环境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黄河河南段水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以社会治理的大视野,提出了黄河河南段水资源环境治理的标本兼治之策。一般意义而言,社会治理主体应包括市场、社群和政府等多元组织个体,就我国目前的情势而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由于政府行为的统治惯性以及体制的集权导向,因此引致了在治理过程中政府组织主体一元独大的局面,市场组织和社群组织个体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不难推断,我国水资源环境社会治理的核心在于怎么充分依靠市场的利益激励和社群个体联合的权利表达、互动和监督,从而使公共问题的解决处于政府、市场、社会所构成的三维立体场域之中。实质而言,社会力量是治理结构动力的底层——政府的合法性取决于人民的同意,市场的规范与否取决于政府的建制,由于政府和市场关系暖昧,在体制还有瑕疵的情况下,市场的力量很容易受到牵制,所以,我国水资源环境社会治理的关键就是怎么释放社会力量的问题——依靠社会力量的逐渐强大去重塑国家与社会间的关系结构。以上的思考形成了论文在针对黄河河南段水资源环境治理时的对策思路,具体而言,本文认为依靠市场的力量,比如创新水权制度、形成富有竞争性的水价,及依靠政府改善水污染治理制度,还只是停留在黄河水资源环境社会治理的表层;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复合的社会网络治理结构、确立多中心的治理机制、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才是黄河河南段水资源环境治理的治本之策。第九章以三门峡市为案例,结合该市的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点以及与黄河水资源环境的关系,详尽的总结了该市黄河水资源环境治理的经验并分析了其中的问题。
其他文献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它是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终身奋斗的崇高思想的表现。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是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组织随着中国社会结构总体变迁的推进过程中,组织高度复杂化,并以各种复杂的形式嵌入同样复杂的制度结构、组织形式、目标结构和社会关系中。组织内的员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人口的流动成为无法逆转的潮流。许多少数民族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逐渐走出大山涌入城市。城市作为不同
在城市化与市场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农村中出现了人口大量外迁,村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项公共事业和公共基础服务严重缺失的现象,学界一般称这种农村为“空心村”。本文
学位
代际关系是家庭关系在纵向上的基本表现,成年独立阶段的代际关系对家庭关系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家庭社会学关注的传统主题。研究运用2008年中国社科院“五城市家庭调查
安全风险管理重点是对不确定的危险事件进行预测分析,进而控制和消除风险。概率论作为研究和揭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科学,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实例,分析概率论在石油化工企业风险管理的应用,为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开拓思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邻避设施的一种,由产业经济的的发展而兴建的产业型邻避设施,如核电站、PX项目等,渐
哈贝马斯建构的批判社会理论,不单要分析社会现象,还要扮演批判社会的角色,而批判社会必须涉及价値判断,为了达成批判的目标,他建构了一套价値理论,这套理论主要是要解决事实与价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