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离子束致形变微纳加工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开展了基于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简称FIB)的新型微纳米加工技术的方法、机理、原型材料器件制造的研究。传统的FIB技术是利用入射离子和目标材料相互作用的现象发展起来的,如FIB成像是利用离子引发二次电子的现象、FIB刻蚀是离子引发溅射、FIB淀积是离子可以打破某些气体分子的化学键。在本论文中介绍的新型加工方法是基于入射离子的引发的其它效应:利用FIB引入的损伤和应力发展的FIB应力致形变技术(FIB-Stress induceddeformation,简称FIB-SID,一种微纳米三维组装技术)和利用FIB引入的相变及物质转移发展处的FIB流体化致形变技术(FIB-fluidization induced deformation,简称FIB-FID,一种超精细纳米加工技术)。  首先,本论文第一次报道了在几百纳米厚的铝悬臂梁上在Ga+离子的作用下可以可控制的向上弯曲或者向下弯曲。之前报道的FIB-SID技术都局限于使结构向上弯曲(朝向离子入射的方向)。基于该现象,我们讨论了其机理,通过计算得到和实验基本符合的模型。我们利用这个现象可以组装更为复杂的三维微纳米结构,包括不同手性的螺旋结构、发条形结构、“管”状结构、折线结构以及正弦形波浪结构。制备出的结构有广泛的应用,比如临近的左手螺旋和右手螺旋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原型互感器。因此该现象是对之前的FIB-SID技术的重要补充。  其次,本论文还原创性了报道了利用FIB引发的流体化制备多样性悬浮纳米结构的方法——FIB-FID。在入射离子的作用下,最终加工出的结构形状受流体化物质的伪平衡或不平衡过程的影响,而该过程取决于加工时的FIB参数。选择合适的材料、预定义图形以及FIB参数,我们实现了不同结构的准并行加工,包括纳米弦、纳米点阵列、纳米孔薄膜。这些结构都因为流体自完美的特性拥有光滑的表面。加工出超精细纳米结构的特征尺寸可以小至lO纳米。最后我们探索了使用该方法制备实用器件的可能性。首先是各向异性表面材料。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首先研究了使用FIB操纵纳米结构的方法,纳米结构包括:FIB-FID方法制得的纳米弦和氧等离子去胶方法制得的纳米纤维。制得的大面积倾斜纳米纤维是一种潜在的各向异性表面材料。另一个应用是太赫兹天线。我们设计了两种结构:螺旋天线和背靠背喇叭天线。两种天线我们都完成了设计、加工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天线具有良好的性能。这些应用证明了本论文中表述的两种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随着3G移动通信网络的大规模铺设和LTE的逐步发展,新的移动通信终端—尤其是无线数据卡这一在3G时代、甚至在4G LTE时代最为广泛应用的终端—的设计将面临兼容性难题,即现有
细胞电穿孔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转染方法,利用电场刺激将外源大分子物质如DNA片段或蛋白质等导入细胞内部。微流电穿孔在满足电穿孔效率的同时,又可以实现连续处理细胞以及实
武装直升机雷达直接为武装直升机的作战使命服务,军事上要求武装直升机能够同时完成多种功能的任务,实现快速波况捕获、多目标跟踪、火力控制、机间数据传输以及优先级划分、
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在昆虫的幼虫生长,蛹期变态,成虫生殖和其它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鳞翅目等大多数昆虫的幼虫而言,JH可以阻止蜕皮激素(ecdyste
学位
远距离高精度时间、频率信号传输在卫星导航、数字通信技术、雷达、武器制导、长基线干涉射电望远镜阵列以及基于加速器技术的X射线脉冲源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亮度和对比度是自然图像中最基本的两种视觉信息。在自然视觉中,由于目标和观察者本身的不断运动,加之眼球的高频眼动,位于某一细胞感受野内的亮度信息和对比度信息都在快速变化
碳基纳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富勒烯和石墨烯等,具有独特的结构,力学和电学性质,在纳米科技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透射电子显微镜提供了一个在原子尺度,直接表征纳米材料局
多糖是石斛的主要药用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石斛多糖具有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等多种药理活性。本论文对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多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