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绝非易事,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区域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约束维度,以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统计学等为理论基础,以现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为逻辑起点,以SPSS、ARCGIS等软件为技术支持,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相关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出“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科学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了区域科学发展评价等级标准。用该体系对宁夏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在省域和县域尺度上具有普适性。该研究对于“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科学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论文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论文第一、二章),论述了构建“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科学发展定量评价体系的意义、研究进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等。 第二部分(论文第三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构建了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科学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科学发展评价等级标准。 第三部分(论文第四章~第七章),为实证研究部分,运用本研究所建立的科学发展指标体系对宁夏“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状况进行了时空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第四部分(第八章),为全文的总结部分,概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 构建出了“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科学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涉及全面、协调、可持续三个层面的内容,由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0个基本指标构成,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2) 制定了能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相互比较的发展指数等级标准。 以全国水平和国家标准为基准,采用两级标准相结合的等级划分方法,将发展指数由高到低划分为Ⅰ、Ⅱ和Ⅲ级,每一级中又分为几个亚级,如Ⅰ级又从高到低分为Ⅰa、Ⅰb和Ⅰc三个亚级,Ⅱ级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级,Ⅲ级分为Ⅲ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