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将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承载着立德树人的历史学科价值。在当前历史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时空观念被重视和落实的程度尚有欠缺,在高考试题中,考查时空观念能力的题型有大量失分情况。所以,在复习课中有效落实时空观念对于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和今后个人发展来说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课例分析法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时空观念的相关概念。时空观念是信息化、知识化时代提出的概念,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个体发展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对时空观念的界定,将时空观念内涵细分为历史时间与历史空间。论述历史学科的时空特性,将时空观念分为自然、社会、意义三个维度。第二部分,阐述高中历史复习课的任务和特点。即高中历史复习课教学目标由讲授新知识向巩固知识转变、知识内容由教材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变、学科能力由粗放生产向精细加工转变、规范要求由阶段考试向高考转变、教学视角由微观分析向宏观形成知识结构转变的任务与高中历史复习课综合性、针对性、主体性的特点。第三部分,以H市高中学生时空观念掌握情况为例,分析时空观念落实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时空观念表达方式辨析不明确、具体时空下事件描述不恰当、时空联系把握不到位、具体时空分析问题不准确,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第四部分,全文的重点内容。依据时空观念素养水平、复习课的任务和特点,论述了活用历史时空表达方式、巧用历史比较法、利用点线面结合等提升时空观念素养的策略。并结合教学设计案例阐述策略的运用,使本文更具实践性。论文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剖析,丰富时空观念和历史复习课的内涵。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教学设计为案例,探究在历史复习课中落实时空观念的可行性策略,期望能为时空观念在复习课中的落实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