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伴生产物,与语言习得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语言习得不仅包括学习和获得的一面,还包括丧失、磨损的一面;不仅有上升,发展的一面,还有僵化、退化的一面。所以,语言磨蚀,简称语蚀,是语言学习的逆过程,意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的现象。语言磨蚀一般分为一语磨蚀和二语磨蚀,本文所讨论的是在汉语环境下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磨蚀。二语磨蚀的相关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国内对二语磨蚀的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文章都是介绍性质的。事实上,在缺乏相应英语输入的汉语环境下,有效避免和减少磨蚀是有效习得英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二语磨蚀研究对我国的英语学习和教学都有着重大启示。本文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参考依据,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四年级本科学生在完成课堂英语学习后的18个月中英语水平的对比研究,客观反映了受试者英语水平的磨蚀情况,探讨哪些语言技能产生了磨蚀,并讨论了相关因素如磨蚀前外语水平、性别及英语学习策略对磨蚀的影响。实验数据是用SPSS16.0软件分析的。实验结果如下:1.受试在完成课堂英语学习18个月后英语水平确实发生了磨蚀,其中,听力、阅读和完形填空部分都发生了明显磨蚀,而翻译和写作则未有明显磨蚀;2.磨蚀程度与磨蚀前语言水平呈现负相关;3.未发现语言磨蚀中存在性别差异;4.恰当使用语言学习策略可以有效减轻磨蚀。基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作者还对如何有效防止和减少磨蚀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