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机构康养模式运营与优化研究——基于太平梧桐人家的案例分析

来源 :张呈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w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老年人口占比逐渐增加,家庭结构变的小型化,老年抚养比提升,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加上传统的社会养老资源紧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支撑和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尤其是高品质的养老需求,进而发展出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不同的养老方式。传统的“90-7-3”养老模式也已发生很大变化,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占比大幅度提升,机构养老作为养老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同时,老年人对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养老方式中医疗和健康服务供给远远小于需求,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需求,国家开始鼓励进行“康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的探索。从2013年开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康养结合”的规章制度和标准,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挥其资源整合优势和雄厚的资本优势进行康养模式探索。目前虽然初见成效,但老年人康养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养老模式以及国内的“康养模式”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了我国“康养模式”的政策现状和实施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其次,本文通过商业保险机构典型的康养模式案例--梧桐人家的分析,介绍其具体的养老服务供给和医疗服务供给,并与同类型的养老机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梧桐人家的优势和劣势。再者,基于提升服务满意度的目标对梧桐人家短期入住客户进行调研,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访谈的基础上,对调研的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客户养老机构选择倾向和康养模式下客户对养老机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论,从国家政策层面和养老机构层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商业康养模式尽管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正在快速发展,并且因为其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和及时专业的医疗服务很受客户喜爱。客户对于商业康养机构整体满意度较高,客户的保险类型、学历水平和家庭结构会影响客户是否愿意选择商业保险机构的康养机构,客户的学历水平和康养机构的环境和服务水平会特别显著的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具体来说:基于供给方太平梧桐人家的案例研究发现,太平梧桐人家在硬件设施、配套医疗资源丰富程度、入住权益和费用优惠力度方面较同类机构有较大优势,更能满足于老年人康养需求,更具市场竞争力。然而,太平在养老社区服务水平打磨和技术沉淀上经验不足,多头管理也影响了梧桐人家的正常经营和配套业务的开展。针对需求方养老机构客户的养老机构选择倾向和养老机构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发现,入住体验客户对于梧桐人家的服务评价整体满意度较高,各服务子项目的满意度评价存在些微的差异。客户的学历水平、保险类型和家庭健全程度对于客户的养老机构选择倾向有显著影响,商业养老机构的环境和服务水平对于满意度评价有显著影响。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和商业养老机构层面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在政府层面,政府要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商业保险机构康养模式的宣传,加速市场化进程推进,完善医保结算制度,促进和保障商业康养模式持续发展。在公司层面,商业养老机构要以服务评估为基础,精准筛选入住客户、并不断提升医疗和养老服务水平,比如提升服务人员专业度、优化医疗保险报销流程等,以提升商业养老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满意度水平。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商业保险机构整合康养资源、优化服务水平提供借鉴,也有助于为商业化康养模式运营的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国家发展康养机构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提供经验证据。
其他文献
对于“舆论反转”这一研究议题,部分学者持较为悲观的态度:或是认为舆论反转的频繁发生是有害的,或是认为舆论反转往往具有新闻反转的成分,它让新闻价值大打折扣并造成了舆论场的混乱与失序。这类认识的背后,或许反映的是对于舆论反转现象正面、积极的效应以及公众试图借助舆论参与进行利益表达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而笔者认为,无论在基数还是影响力上,公众无疑是舆论的根本主体,舆论反转作为舆论运动发展中的特殊现象,其现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政策、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与应用,给人们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对科技园区的当下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有着诸多畅想,数字园区、生态园区、创新园区、知识园区的概念层出不穷。这些园区的本质都是尝试运用新理念和新技术来重塑园区形态,进而提升园区的政治、经济、生态与文化价值,这其中,不乏有许多企业,不仅是为了提升园区的价值
学位
股权代持在公司股权类案件纠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当前国内法中涉及股权代持的规定主要是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上市公司股权代持存在法律空白。面对金融监管,上市公司股权代持普遍具有违规性,最高院提出新的协议效力认定思路,认定代持协议违背上市公司监管规则,即要求股权清晰、如实披露,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由此认定协议无效。后续的相关裁判相继采用类似的说理,同样得出上市公司代持协议无效的判决。然而,一刀切的判决下对
学位
本次翻译实践是基于英文原版书籍《无现金社会:中国数字货币革命》的汉译,此文本属于财经文本。本实践报告探讨该类型文本的翻译难点及策略,并希望通过自建的财经术语表为译者处理财经文本提供参考。本次翻译实践是在李长栓和施晓菁提出的“理解、表达、变通”框架的指导下进行的。笔者从“理解”“表达”“变通”三个环节出发,针对典型案例,分析在该框架指导下如何解决翻译难点,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目前该框架在财经文本中
学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环境问题愈演愈烈,这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大相径庭。2020年环境绩效指数对180个国家进行评估,中国排名120,具体数据为37.1。雾霾现象,污染物排放量,湖泊、河流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愈来愈糟糕,对人们的生活等已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是政府、社会、人民的共同愿
学位
本文是针对自发型创意市集的创意生产及其实践路径研究,主要选取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自发型创意市集进行调查,力图理清自发型创意市集的创意生产及其实践路径。首先本文分析了创意市集发展的来源与特点,抽象出创意市集发展的来源以及探讨了疫情影响下制度环境的影响。创意市集的发展有两个来源,一是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下,市集经济与创意产业相融合形成创意市集。二是在城市空间改造的背景下,从脏乱差的传统地摊转型升级为精致的创
学位
本文是基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翻译实践报告。此次翻译实践选择的经济类文本是Accumulating Capital Today:Contemporary Strategies of Profit and Dispossessive Policies一书第五章和第六章,阐述了通过金融进行资本积累的过程。笔者选取的翻译材料是信息型文本,其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本文从层次转换、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和单位转
学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飞速提高,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个人信息被获取、使用甚至泄露的危险。而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处于职场时空下,基于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征而更易遭到用人单位信息抓取行为的侵害。我国法律虽已对某些具体的个人信息侵权行为进行了规定,但因未考虑到劳动关系的特殊性而难以真正起到协调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和用人单位知情权冲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劳资双方在此方面的冲突逐渐增多,在法律规定尚未健全
学位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揣测性语气副词“该不会”进行研究,以语法化连续环境为指导,考察了“该不会”的凝固过程及其背后的动因和机制;从主观性视角出发,讨论了“该不会”三个平面的特点及其主观性。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说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揣测性语气副词的研究现状和前人研究的不足,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对“该不会”的共时层面用法作了分类与定性。我们将共时层面的“
学位
商标使用是《商标法》中的基本范畴,贯穿于整个《商标法》的始终,对《商标法》的构建起着本源性的作用。商标使用是商标权产生的源泉;在核准注册后,商标使用是商标权人对其商标权进行维系的基本方式、是获得侵权赔偿的前提;在被控侵权时,商标使用是侵权判定构成要件中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可以说,商标使用与商标法中的其它规定是紧密联系的,商标使用作用的产生离不开与其它规定的结合和运行。我国《商标法》与商标使用有关的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