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中国山东地区汉族女性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人群中BRCA1基因11、24外显子的突变及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11、24外显子的突变和多态性分布规律,寻找BRCA1基因突变的“热点"。方法选取38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5例患者发病年龄≤35岁;17例患者有至少1名一级或二级亲属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其中有4名患者发病年龄≤35岁。应用PCR-DHPLC和DNA序列测定的方法,对BRCA1基因11、24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和分析。结果在25例早发性乳腺癌患者中,未发现BRCA1疾病相关性突变(0%),在17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发现1例疾病相关性基因突变(5.88%),即(1100delAT exon11 stop328 frameshift),该突变为首次发现。此外还发现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2201C>T、2430T>C、2731C>T,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0%、53%、50%,与国外报道有所不同,但是这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发病年龄(p=0.362)和家族史(p:0.236)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山东地区汉族女性早发性、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基因11、24外显子的突变发生率均低于西方国家,同时没有发现中国人群中的“始祖突变”。患者的BRCA1基因11外显子发现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国外报道相同,但等位基因频率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