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莲纤维素黄原酸盐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极易过度繁衍,妨碍其它水生植物生长,造成生态失衡,现已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虽然目前人们对凤眼莲的利用开展了很多研究,但是仍然缺乏彻底有效的利用方式。本研究室利用凤眼莲秸秆纤维素转化制备纤维素黄原酸盐,将其用作水体重金属吸附剂已有一些研究,其吸附剂制备工艺主要是采用强碱碱化脱胶处理凤眼莲材料,再经黄化和镁盐取代制备纤维素黄原酸镁盐,但研究发现,该旧工艺制备的吸附剂中含相当多的Mg(OH)2副产物,影响了其对重金属的吸附。因此,有必要对凤眼莲制备纤维素黄原酸盐的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为制备高效的重金属吸附剂提供可行方法。本文以微晶纤维素为对照,比较了微晶纤维素和凤眼莲改性前后化学结构及其表面形貌变化,以改性产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判断改性工艺的优劣,利用最佳制备工艺获取纤维素黄原酸盐,在进一步确定其最佳吸附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吸附剂对多种重金属离子在单独及混合溶液状态下的去除率及再生后的吸附性能。主要结果如下:(1)凤眼莲纤维素黄原酸盐的最佳制备工艺为:10g凤眼莲材料,在200ml20%(w/v)的NaOH溶液中碱化60min制得碱化纤维素,离心,弃去悬浮液,再加入6%的LiOH溶液,经过冷冻,解冻,然后加入2ml CS2黄化90min,制得纤维素黄原酸钠盐,再加入2mol/L盐酸将溶液pH值降至11,与10%氯化钙反应制得纤维素黄原酸钙盐吸附剂。(2)以吸附Cd为例,凤眼莲纤维素黄原酸盐的最佳吸附条件为:20℃下,0.2g纤维素黄原酸盐吸附25ml浓度为1000mg/L Cd离子溶液,吸附平衡时间为30min。(3)凤眼莲纤维素黄原酸钙盐对多种浓度均为100mg/L的金属离子(Cd、Cu、Pb、Zn)单独去除率都在90%以上,其中,对Pb的去除率最高,为99.1%,对Zn的去除率最低,为90.4%。(4)去除浓度均为50mg/L的Cd、Cu、Pb、Zn4种混合金属离子时,凤眼莲纤维素黄原酸钙盐对金属离子的初次去除率都在93%以上,再生3次后,去除率均在31%以上,Pb的去除率仍有64.2%。再生3次后,吸附剂材料重量损失率为38.14±0.42%。
其他文献
本文制备了可生物降解的魔芋葡甘聚糖(KGM)-聚乙烯醇(PVA)-三聚磷酸钠(STPP)-钠基蒙脱土(MMT)复合膜。考察了MMT含量,交联温度,碱含量对凝胶膜平衡溶胀度和酶解响应性的影响,
标准成本模式下的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本文对标准成本模式下的变动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分解出4个影响因素,结合各自的经济含义,通过实例对该部分展
对声发射技术及其在变压器局部放电应用中的检测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国外最新的声发射检测仪器,主要从声发射信号分析方法、声发射源定位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在声发射信号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了网络和计算机等电子技术的会计也势必会对传统会计进行变革性的改变。如今的会计已从简单的电子代替手工的会计电算
通过分析热重法实验试题发现其与人教版化学教材"质量守恒定律"中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及镁带燃烧实验有相似的原理。基于教育解释学原理提出挖掘、开发和重组课本实验,发
由于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存在多种问题,文明宿舍建设工作存在一定难度。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引导工作,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宿舍文化,同时针对宿舍情况作出相应
<正>属地化经营是国际工程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中的主要措施,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企业一定是成功实现属地化经营的企业。属地化经营已成为国际工程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企业
通过对黑土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以及检测能很好的反映出土壤中有机碳及氮的动态变化,同时还可以通过黑土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来实现对黑土质量的监控。因此本研
从文献学角度对"食晦"与"食亦"进行梳理与考证,以证实"食晦"与"食亦"属同病异名,为消渴范畴。
绍兴文理学院设计以理性的设计手法,从对城市的理解入手,试图依据场地特质、功能要求建造一个朴实、静谧却又不乏生动的大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