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因素在《我弥留之际》中的反讽作用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弥留之际》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杰作,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穷苦农民安斯按照亡妻的遗愿,率全家扶送灵柩去杰弗逊镇妻族的墓地安葬,一路上磨难不断。深受基督教影响的福克纳在创作小说时,大量运用了圣经原型和典故。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从故事原型、人物原型、语言、写作方式、思想方面具体分析小说中的基督教因素;并进一步探索这些因素在小说中起的作用,以及福克纳运用这些因素的目的。   论文的第一章介绍论文的写作目的、文献综述,以及背景知识。   第二章从故事原型、人物原型、语言、写作方式、思想方面具体分析小说中的基督教因素。分析表明,小说中洪水的故事与圣经中的大洪水具有对应关系;圣母玛丽是爱迪的原型,耶稣是卡什的原型;圣经语言被文中人物频繁使用;多角度的写作方式也与四福音书的写作方式很相似。另外,基督教中的原罪和决定论思想也贯穿于全小说。   第三章讨论这些基督教因素在小说中的作用—反讽。小说虽然充满圣经意蕴,但在实质上,这些基督教因素与他们的原型形成强烈对比,以此突显美国南方传统美德的丢失和道德的瓦解。福克纳实际上是把基督教的一些教义、典故等当作一种对比的原则、一种批判的标准和对人生进行探索的参照面。   最后一章总结全文,指出《我弥留之际》这本小说中含有丰富的基督教因素,这些因素在小说中起到了讽刺人物和现实的作用,为福克纳对人性深入、精辟的探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登上历史舞台,并进入社会全面转型期。在政治上,基本实现了从社会主义模式向资本主义政治模式的转变,开创了议会民主、三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杰出诗人,因一生创作了大量歌颂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的诗歌而被称为“自然诗人”。两百多年来,华兹华斯一直深受世
随着3D显卡在性能与支持规格上的快要演进,要找到能精确测出产品表现的方法并不容易,在此我们将说明选用Quake Ⅲ:Team Arena、Unreal Tournament、3DMark2001与GLmark来当成
按照英特尔这样子的脚步,看来不需要等到年底,各位就可亲眼目睹个人计算机最高主频为2GHz CPU的诞生。面对此次英特尔送测的这一块1.8GHz的Pentium 4微处理器,不禁要让我们去
在当前全球汽车行业发生着深刻变化的情势下,世界著名汽车公司纷纷在中国寻找合资厂商,在全球汽车行业中整体实力突出的德国汽车行业也不例外。中国的大型汽车公司则都选择了合
作为商务沟通的高级形式,谈判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利益分配,因此,分歧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同时,谈判面临着一系列的个人、集体和情境因素的影响,一组不同的因素可能在不同情况下占主
传统的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常常把爱伦.坡归为浪漫派作家,但真币的文学大师是不受任何传统或流派的狭隘观念所束缚的。爱伦·坡为了充分和透彻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和理念,敢于运用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法国电影业曾经称霸全球,但一战的爆发摧毁了其领先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电影涌入法国市场,但法国电影依然占据半壁江山,这种状态持续到20世纪70年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理论,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现象学和阐释学作为理论基础,以姚斯和伊瑟尔为其代表人物。接受美学非常强调作者、文本以及读者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