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羞怯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情绪体验。“羞怯”的个体会在认知、生理、情绪及行为上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比如:低自尊、爱脸红、悲伤、害怕与人目光接触等等。羞怯的个体会倾向于选择网络来回避现实交往过程中体验到的焦虑、紧张和不安,从而导致网络成瘾。社会支持个体体验到的亲人、朋友及一般他人给予自身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心理需求是指个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个体对内外环境一种稳定的要求。研究显示,羞怯者由于自身的原因会影响到其社会支持与心理需求的满足,而网络成瘾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来自社会支持与心理需求的满足。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生羞怯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并加入社会支持和心理需求两变量,探查其在羞怯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羞怯水平在整体上呈现中等水平。在年级和生源地上面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高一学生显著大于高二学生而与高三学生无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羞怯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学生。2.高中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6.7%,突显性、耐受性、社交抚慰和消极后果维度上的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耐受性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耐受性显著低于城镇学生。3.高中生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最多的是家庭支持,其次是朋友支持最后是他人支持。男生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要显著低于女生;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感知到更多的家庭支持;高一学生他人支持水平显著高于高二、高三的学生;城市学生比城镇学生感知更高的他人支持。4.高中生心理需求满足最多的是归属需求,其次是胜任需求最后是自主需求。男生自主需求满足程度低于女生;高一年级的学生自主需求的满足程度显著高于高二学生;在胜任需求和归属需求两个维度上,高一学生的满足情况显著高于高二、高三的学生;城市学生的胜任需求满足情况显著高于城镇和农村学生。5.高中生羞怯、社会支持、心理需求和网络成瘾四变量间存在相关。并且羞怯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成瘾,社会支持和心理需求负向预测网络成瘾。6.社会支持、心理需求分别在羞怯与网络成瘾中起中介作用;并且社会支持和心理需求在羞怯与网络成瘾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即羞怯除了对网络成瘾有直接效应外,还通过社会支持、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对网络成瘾产生间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