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机体受到应激之后,海马体积与神经元凋亡率发生偏侧化改变,可能与应激对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有关,但是不同应激源对神经元自噬造成的影响以及是否具有左右脑差异并未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大鼠模型和慢性疼痛应激大鼠模型,考察(1)两种应激模型是否造成大鼠行为改变,(2)两种应激模型作用下,大鼠左右海马自噬信号是否会发生改变,(3)自噬水平是否存在左右脑不对称性改变以及激活的信号通路。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配为空白组、心理应激组,假手术组与疼痛应激组,在建立慢性心理应激模型以及慢性疼痛应激模型后,测量体重,并进行糖水偏好测试和痛敏测试。进一步,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四组大鼠左右双侧海马自噬体的形成并进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两种慢性应激后,大鼠左右双侧海马自噬标记蛋白(LC3-II,p62)以及磷酸化mTOR信号蛋白(p-mTOR)的表达水平是否发生偏侧化改变,并深入探究两种应激模型对大鼠海马自噬影响的不同之处。结果:(1)慢性心理应激造成大鼠体重下降和糖水偏好下降,并且与慢性疼痛应激均降低大鼠机械性疼痛阈限。(2)慢性心理应激造成大鼠右侧海马LC3-II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下降,p6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这些变化在左侧海马并未发生显著性改变。慢性疼痛应激同样引起大鼠右侧海马p62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但LC3-II蛋白在双侧均未发生显著变化。(3)慢性心理应激造成大鼠右侧海马p-mTOR蛋白表达量显著性下降,但是在左侧并未发生显著性改变。而慢性疼痛应激并未造成大鼠双侧海马p-mTOR蛋白表达量发生显著性改变。结论:(1)慢性心理应激和慢性疼痛应激均会造成大鼠机械性疼痛阈限下降,表明发生一般适应性改变,可将共同的行为变化作为慢性应激损伤的行为指标。(2)慢性心理应激和慢性疼痛应激对大鼠海马自噬过程影响具有差异,在慢性心理应激模型中,mTOR激活受到抑制,自噬通量增强,发生自噬过量;而在慢性疼痛应激模型中,自噬通量受损。(3)在两种慢性应激模型中,自噬的变化存在左右脑差异,从自噬过程受到的影响方面来看,右脑更易受到应激事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