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Q中学智慧课堂4.0的课堂管理实践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ling100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兴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课堂被引入中小学校园。如何切实发挥智慧课堂的优势,实现从传统课堂到智慧课堂的有效转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混合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班级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智能、高效的课堂。智慧课堂4.0是科大讯飞公司研发的一版智慧课堂教学系统,是在智慧课堂1.0、智慧课堂2.0、智慧课堂3.0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智能化产品,智慧课堂4.0构建基于全场景数据的绿色智能教学系统。本文以青岛Q中学初三15班40名学生为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例分析等,系统研究了Q中学智慧课堂4.0的课堂管理,包括课前、课中、课后融合模式下网络管理、课程管理及教学管理的现状与特点,分析了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具体的策略。研究发现,智慧课堂4.0在Q中学的试点教育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使得该校课堂管理中师生在网络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中呈现了良好态势,解决了传统课堂管理中的诸多弊端,具体成效主要包括:第一,优化了课堂的网络智慧管理,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和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第二,开展了教学创新管理,创建了学习空间站,强调开放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展开个性化教学,培养其创新能力。第三,优化了课程管理,把课程设计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有真实感的学习内容,而不仅仅局限在课本,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智慧。本研究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部分优生容易课前失去独立思考机会,对于新课的新鲜感缺失,部分后进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师管理松散。第二,课中体现在课堂管理的秩序上干扰因素过多,影响学习效率,部分教师抵触学校的课程安排,应付性使用智慧课堂4.0。第三,课后体现在教师缺少对学生课后针对性的有效指导,个性化评价管理单一。本研究提出了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的相关策略:第一,课前智慧管理分层,设置闯关任务,激发学生兴趣;设置小组竞争管理机制,激发学生斗志,增加自学投入度;提高教师智慧管理专业素养,合理利用智慧课堂4.0课堂管理系统。第二,构建和谐的智慧课堂氛围,促进智慧课堂管理的形成;打造个性化智慧课堂管理模式,改变传统教育管理理念;优化智慧课堂网络资源管理建设,开展课程课型管理研讨。第三,利用智慧课堂4.0建立学生成长管理档案;课后进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课后开展多元化评价管理。
其他文献
论说类文言文文体特征鲜明,教学价值丰富,是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学习论说类文言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等,理应得到广大教师以及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但在调查中发现,论说类文言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研究者们进一步思考并寻找解决的方案。基于此,本文立足课程标准,以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结合实践调查,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共通过
学位
三乙胺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毒、易燃、易爆,被广泛应用于染料、农药、医药等生产中。过量吸入三乙胺可以造成呼吸道的灼伤,因此需要高效传感器来对三乙胺气体进行检测。目前的三乙胺气体传感器普遍面临着灵敏度低,抗湿性能差以及传感机理不明确等问题。近年来,复合纳米结构由于其独特的异质结界面和对电子结构、能级结构的有效调控而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同时复合纳米结构在改善气体传感器的气敏性能方面也被寄予厚望
学位
随着新一代电子器件向着大功率、大容量、高集成和高频率化的方向发展,器件运行中产生的热量不断增加。并且伴随热量的积累,其工作时的温度也会向着高温方向发展。电子器件的热管理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提高电子器件的工作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采取有效的散热措施。目前,电子器件的散热主要是将高导热纳米材料与高分子衬底相复合,即通过制备兼有高导热性和高机械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来实现的。
学位
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无疑也对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考作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成果的终结性评价,有相当一部分试题考查了地理读图能力。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地理读图能力,也为了提升教师教学教学水平,本文重点研究新高考地理试题读图能力的考查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从试题使用的地图类型和
学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认为人的智能包括八个方面,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交往智能、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从新的方向来诠释人类智能的内涵和结构,该领域在教学中起初应用于美国,之后逐渐遍及其他国家。我国教育一直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体力和智力的同时因材施教。加德纳提出的多
学位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病菌作为微生物的一类,其种类和数量极多,极易与人体接触,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极大。近二十年来,从非典SARS肺炎、东南亚H5N1型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MERS、埃博拉病毒,再到今年年初刚爆发的新冠肺炎。随着经济全球化,人们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密切,疾病的传播越来越频繁,每年由于病菌引起的新发的严重传染病都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口死亡。因此需要研发新
学位
受天然生物材料启发的先进结构功能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代工程材料。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纤维,特别是高强度(抗变形)和高韧性(抗断裂)的结合,是设计和制造高性能材料的永恒目标。近年来,研究人员从大自然中(例如:贝壳珍珠层、节肢动物外壳、蛛丝)得到灵感,构筑了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仿生多级结构材料。而以绿色的和可扩展的制备理念去研究一些具有较高断裂能量的纤维材料也一直是研究人员的目标。虽然近年来受蜘蛛丝纤维结构
学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空气质量问题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同时由于空气排放控制系统的安装和各类过滤材料的开发而带来的城市大气质量的提高也是过去二十年来我国纤维纺织行业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空气过滤材料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例如各种空调滤芯、口罩等。尤其起始于2019年末的新冠大流行以来,人们对口罩用空气过滤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熔喷非织造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优异的过
学位
音乐教育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对“美”的领悟和音乐情感体验。音乐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音乐审美规律的学科,音乐审美是其主要研究内容,对音乐教育有指导性意义。音乐审美教育需要音乐美学的视角,需要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运用相关研究成果,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进行审视、研究和思考。音乐教师只有在掌握音乐美学知识并了解音乐的内在规律后,才能在教学中增强学生审美体验。虽然目前许多高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逐步显现。民乐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对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审美能力等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了民族音乐中所包含中华文化内涵。本文探究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下民乐团训练对课堂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及新时代美育工作意见下初中民乐团建设的必要性,同时结合青岛市教育局下发的有关校园艺术活动的文件进行分析。在第二章中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