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现状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qi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领域的重要要素,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工具。教材课后习题作为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许多课程专家、教育教学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经过反复商榷命制,每一道课后习题都汇聚着编写者的教育理念与意义。正确使用小学数学教材课后习题对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范本,教材课后习题的编写遵循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科学性、基础性与适用性等特点。但根据已有研究发现,教师与学生对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使教材课后习题不能发挥出价值与功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究。因此,本文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的特征与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重点研究了三个具体的问题:(1)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在数量、类型及功能等方面有怎样的特征?(2)教师和学生对课后习题的重视程度、对课后习题功能的认知、对课后习题的使用情况是怎样的?(3)教师与学生在使用课后习题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研究结果如下:(1)教材课后习题的数量适当且分布均匀;教材课后习题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传统题型的比重最大;数学教材课后习题具有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思维能力、诊断反馈的功能。(2)教师与学生对教材课后习题的重视程度都有待提高;教师与学生对教材课后习题功能的认知度较高;教师与学生对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都存在较多的问题。(3)存在的问题:教师方面,教师对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率偏低、运用状况较差、使用模式单一;学生方面,学生不重视课后习题的价值、使用课后习题功利化倾向明显、使用状况较差。通过对教材课后习题与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可得出: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材课后习题具有题量适当、难度具有层次性、习题类型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运算能力等特征;教师与学生没有正确合理地使用教材课后习题,使教材课后习题失去了价值与功能。根据教师与学生使用教材课后习题时存在的问题,建议教师与学生使用教材课后习题时:教师方面,教师应提高使用教材课后习题的积极性与创新性,拓展课后习题使用的开放性;学生方面,学生应正确认识课后习题的重要性,跳出功利思维,提高课后习题使用效率。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目标、意义及上海能源公交车的使用状况,并针对上海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
建立了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烟用接装纸中镉(Cd)、铬(Cr)、镍(Ni)含量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44个牌号接装纸样品中的Cd、Cr、Ni含量。结果表明:①Cd、Cr、Ni元素的平均
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信息软件行业迅猛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也让用户的使用场景更加多样复杂,在这样复杂的场景下,用户在使用手机app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情绪,那设计师就需要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具体现象能让实验者更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规律、定理、概念和公式。因此,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实际物理教学当中,
利用广汉机场地面观测气象要素与08时探空资料,结合天气图,求取成雾露点温度和送温层顶温,提出了预报冬半年(11月至次年2月)辐射雾生消的经验公式,经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实际运
以苄基哌啶酮为原料,采用2,3-二氯丙烯与NaI原位生成烯丙基碘代物的方法,通过Stevens重排反应高效合成了天然生物碱常山碱的重要中间体——1-苄基-2-(2-氯代烯丙基)-3-哌啶酮,
陈晓勇是当代著名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亚洲和欧洲得到广泛演出,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他的创作中,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与现当代专业作曲技法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具有较高的艺术
<正>第一部分: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有效的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但由于我们的新课改实施的时间还不长,有
会议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以后,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化,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养老问题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凸显。德国早在19世纪80年代
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提高,而居民消费增长阻力较大,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手段。消费升级的本质内容为消费结构升级,而衡量消费结构升级的指标通常采用恩格尔系数,但消费结构升级是一个系统过程,仅描述食品消费变化的恩格尔系数,结构层次过少,不足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消费结构升级。依据马斯洛的心理学研究,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支配,低级欲望的心理体验强烈而短暂,高级欲望的心理体验淡泊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