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得以延续发展的根脉与灵魂。进入新时代,我们正经历着新的发展阶段。面对“两个大局”相互交织,“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现实境遇,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任务与使命艰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对当前阶段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借鉴其中的精华部分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得以延续发展的根脉与灵魂。进入新时代,我们正经历着新的发展阶段。面对“两个大局”相互交织,“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现实境遇,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任务与使命艰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对当前阶段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借鉴其中的精华部分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基于文化强国的视角,通过回顾并系统梳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思维逻辑,对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安东尼奥·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欧洲共产主义”重要的奠基人。心系群众并为工人阶级谋求解放是他毕生的理想追求,并付诸于他一生的政治实践当中。作为20世纪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思想理论堪称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笔重要的财富。葛兰西以意大利和西欧各国的历史现状为探索视角,通过对东西方国家的市民社会、政治文化战略等作出深入思考后,在总结工人斗争经验教训和对东西方革命所产生的悬殊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蕴含系统性、整体性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研究立足点,整体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分析文化领导权思想产生的源始语境,从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思想来源两部分进行讨论,分析得出其思想的产生并不属于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根植于前人丰硕的思想成果和当时的历史现实环境所作出的时代回应。第二部分就文化领导权的逻辑构建进行拓展叙述,从对文化领导权本身词义的争议,以及对涉及文化领导权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以此总结出其思想所表现出的两个特点即过程性和权威性,表明了文化领导权思想是一套完整且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的体系。第三部分基于对文化领导权思想核心内容的理论评析的基础上,探究得出其理论当中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影响他们将来是否能从课文中获得足够和正确的信息。但大多数初中教师始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授英语,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较高的英语水平。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教师们开始认识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探究式教学恰恰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越来越成为广大英语教育者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学生缺乏对于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和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以上问题的存在都无益于学生英语阅读态度的培养以及阅读策略的使用,并且不利于学生们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能力以及改善学生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课程资源开发已不再是一个新课题,校本课程开始被更多的地方和学校重视起来,课程内容中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经历了五千年的兴衰,每一朝每一代的更迭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高句丽民族在这历史长河里存在了七百多年,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无论在物质还是文化上都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宝藏,每一位华夏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这个为人类发展
本文以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集中识字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旨在发现北关学校在其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北关学校以及其他正在实施或未来将会实施集中识字校本课程的学校提供理论借鉴及实践遵循。本文采用文献法对以往有关集中识字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少有研究将集中识字提升到课程层面进行研究;现有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存在着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等。基于以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尤其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程衔接是关键一环,能否进行有效衔接影响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探究大中小学思政课程衔接有效性问题,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实施好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有效衔接,打破不同阶段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大中小学教育的相互配合,可以最大化地发挥综合育人的作用,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还能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繁杂问题,有着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作用越来越突显,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关系到乡村的振兴,然而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政策建设尚不健全,目前来看,农村小规模学校仍然远离政策内容的中心,处于边缘地带。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我国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政策内容的分析标准是什么?怎样来建立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政策内容的分析标准?第二,当前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政策内容的现状如何?存在的哪些主要问题?第
目的:初中时期的学生被认为处于“心理断乳期”“危险期”,是问题行为的高发时期,同时初中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和自尊对初中生的学业压力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探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学业压力的关系。从而为缓解初中生学业压力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也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一些教育建议,为初中生父母教育子女以及缓解初中生学业压力方面提供
在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中,发现并处理好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集团的关键。因此,本研究以农村小规模教育集团为研究对象,力争为改进与完善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提供建设性建议,进而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水平提高服务。本研究从理论研究、现状研究、比较研究、对策研究四个板块依次展开研究。从理论层面对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关键性影响因素进行了阐释;分
从某种意义上,宋代绘画中的“茶事”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审美象征意义。解读宋代“茶事”活动中的特殊意义,也就是它的审美思想,就要了解茶的历史文化,以及此时“茶”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宋代的茶文化的流行,在这一历史时期,随着茶贸易的活跃达到了顶峰。而绘画有时会作为记录文人日常生活场景的作用。于此,关于“茶事”活动的场景,就成为了宋代绘画中常见的内容。宋代由于重文抑武的政治原因,文人逐渐受到重视
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诞生于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伟大功绩。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使命。处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对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传承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方面。本文较为全面地总结了中国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