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噁啉类对敏感大肠杆菌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03157017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喹噁啉类化合物(Quinoxaline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均属喹噁啉-1,4-二氧化物的衍生物,表现出很好的抗菌促生长效应。本实验室已经进行了喹噁啉类的体外抑菌试验以及喹噁啉类对畜禽常见致病菌引发的疾病的预防效果研究,说明该类药物的确具有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但是喹噁啉类化合物的抗菌机制至今未得到很好的揭示。目前只知道喹嗯啉类化合物喹多辛的抗菌作用方式是抑制细菌的DNA合成,但是其真正的DNA损伤机制和抗菌靶点需要进行更清楚深入的探讨。现今,基因组和蛋白组学技术已成为研究药物作用机理和靶点的新手段。本研究选取了喹噁啉类新药喹赛多和对喹赛多敏感的大肠杆菌作为研究对象,喹乙醇作为喹噁啉同类药物,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喹赛多和喹乙醇作用大肠杆菌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与药物作用相关的基因以及药物对细菌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和毒力等多方面的影响,提出喹噁啉类药物抗菌机理假设,并确定药物可能的抗菌靶点。采用优化的大肠杆菌双向电泳-质谱鉴定技术考察喹赛多和喹乙醇作用大肠杆菌前后的差异蛋白,对差异基因结果提供补充和完善。对喹赛多和喹乙醇抗菌机理的研究将加快喹噁啉类药物的研发速度,为该药申报提供更全面的合乎国际和国内标准的资料,为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为动物和人类用药安全提供保障。1.细菌的选择和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的确定为了选择合适的敏感菌,分别在厌氧和有氧条件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喹赛多和喹乙醇对动物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喹赛多和喹乙醇对大肠杆菌C84010的MIC为1μg/mL和4μg/mL,有氧条件下MIC都为16μg/mL,较其他几株菌C84010对喹赛多最为敏感,因此选择这株病原菌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在厌氧条件下,喹赛多和喹乙醇的抗菌活性明显提高,与已有文献关于喹噁啉类化合物厌氧条件下抗菌活性更高的报道一致,说明在厌氧条件下探讨喹嗯啉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更有意义。为了找出与药物作用直接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质以及药物浓度与基因变化之间的剂量关系,使用活菌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药物处理后细菌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0.5MIC的喹赛多和1MIC的喹乙醇作用后,细菌的生长减慢,但是曲线仍然呈上升趋势;MBC的喹赛多和喹乙醇作用细菌30min后,90%的细菌死亡,因此确定药物浓度分别为0.5MIC、MBC的喹赛多(?)1MIC.MBC的喹乙醇,药物孵育时间为30min。2.喹赛多和喹乙醇作用大肠杆菌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为了深入研究喹嗯啉类药物抗菌的分子作用机制,按照上述结果,选择用0.5MIC.MBC喹赛多和1MIC.MBC喹乙醇处理30min的大肠杆菌作为四个不同的药物处理组,1%DMSO处理相同时间后的大肠杆菌作为对照组,用芯片方法筛选药物作用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分类和蛋白质网络分析。从0.5MIC的喹赛多作用后的大肠杆菌中筛选出25个差异基因,全部呈显著的上调表达;从MBC的喹赛多作用后的大肠杆菌中筛选出55个差异基因,其中46个显著上调,9个显著下调。从MIC的喹乙醇作用后的大肠杆菌中筛选出166个差异基因,68个基因呈显著的上调,98个基因显著下调表达;从MBC的喹乙醇作用后的大肠杆菌中筛选出102个差异基因,其中81显著上调,21个显著下调。这些差异基因可以分为7大类,包括SOS基因、细胞膜相关基因、细胞毒性相关基因、物质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DNA转录调节基因和假定基因。其中四个药物处理组共同引起DNA损伤修复SOS基因的上调表达,SOS基因占0.5MIC喹赛多作用后差异基因的80%,且这些基因的变化倍数与药物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关系,表明喹赛多和喹乙醇对细菌的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推测喹赛多和喹乙醇在厌氧条件下经过还原代谢激活反应产生的芳香族自由基中间体会作用于DNA核糖上的C1位,造成大肠杆菌内DNA的断裂损伤。MBC的喹赛多和喹乙醇对细菌DNA损伤后,大量细菌死亡,部分存活下来的细菌需启动抗应激相关的调控基因(yjbJ,mar A),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以适应环境的急剧改变,如减慢蛋白质合成速度(yafO),关闭鞭毛的运动性(fliM),减弱细胞膜运输物质的功能(RbSC、proV和treB)等,同时引起外排泵基因(ydhC)的上调表达,将喹赛多和喹乙醇排出细菌外。3.喹赛多和喹乙醇作用大肠杆菌后的差异表达蛋白为了从蛋白质翻译水平补充和完善差异基因的结果,采用优化的大肠杆菌双向电泳方法,筛选喹赛多和喹乙醇作用细菌后的差异表达蛋白。差异蛋白的功能主要是与DNA修复、抗氧化应激、蛋白质合成、细菌形态和细菌毒性等相关。LexA蛋白的下调表达与基因芯片结果中lexA的上调表达相反,是基于LexA的自降解活性,LexA自剪切后激活SOS基因表达;在蛋白水平上发现了另外的抗氧化应激蛋白Ssb和YgfZ上调表达,保护细菌DNA免受氧化损伤;蛋白质合成延伸因子下调表达,与芯片结果中蛋白质翻译抑制基因的上调表达结果一致,推测细菌在药物作用下,关闭蛋白质合成直至恢复正常生长;另外决定大肠杆菌形态的MreB蛋白下调,提示药物作用后细菌形态的改变,与基因芯片结果中sulA上调表达导致细菌成丝状的现象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基因芯片和双向电泳技术发现大量DNA损伤修复基因和蛋白的差异表达,表明在厌氧条件下这两种喹噁啉类药物通过还原激活反应产生的中间体自由基对细菌DNA造成了严重损伤,从而发挥抗菌作用。同时药物对细菌DNA产生的损伤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细菌各个方面的正常代谢活动。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喹噁啉类药物的抗菌靶点和抗菌机制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多提问,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提问的自信心;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提问 教学手段 思维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课堂上越来越不愿意提问,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当个体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真正启动,否则,思维就难以展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二烷基三甲摹溴化铵为模板剂,在不同铁源和酸激活条件下合成Fe-SiO2复合氧化物.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
摘 要: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生生之间的拓展上。在生生相互交往中,他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热心互助,真诚相待,都设法把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合作能力得到培养。  关键词: 新课程 合作学习 合作品质  一、合作学习的兴起  合作学习(copperative
马铃薯新品种青薯168是西吉县城郊乡1993年从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所引进的。经过1993年和1994年试验示范,表现出生长期适宜,枝叶茂盛,茎秆粗壮,抗病性及抗逆性强,耐贮藏和运输,
摘 要: 对学生进行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训练大有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动作意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感情调动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在舞台上表演、训练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舞蹈课教学 基本功训练 技能技巧训练 舞台适应能力  在高中舞蹈课教学过程中,我多措并举,改进教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舞蹈知识和技巧,并通过专业考试。我在教学
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喜欢自己上的课,可是又有多少老师能够真正做到。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的前提。有些教师的教学效果挺好,但学生对他的课不感兴趣,或感到枯燥无味,或感到负担很重,或对该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意见。这不能不说是教学工作的一种缺陷。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处理好课堂教学问题,让学生喜欢,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就有可能进入好上加好、锦上添花的境界。  学生
建设和谐课堂,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学校谋求内涵发展、主动发展的重要工程。  一、基本精神  什么是和谐课堂?和谐课堂重在和谐、愉悦、活泼,是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的课堂;是彰显知识价值、思想引领、文化内涵的课堂;是富有情趣、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民主、开放、融洽的课堂。  和谐课堂的核心是建立主动学习的“学习共同体”,全体学习者以对主动学习的“认同”
在液压支架设计中,需要对各部件进行弯曲和扭转强度计算,目前在国内对于液压支架主要构件的弯曲强度计算比较统一,但对于扭转强度的计算方法尚无统一的意见。本文提出液压支
摘 要: 绝大多数家长都会把小孩的学习看得很重,小孩在学校的每一个成长细节,他们都会格外关注。借助家长的力量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家长力量 班级管理 家校联系 家长会  教育质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就学生来说,家庭是学生最初的经常接触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在学校受教师和集体教育之外,家长的期望、家族成员所能
一、前言我国钒资源丰富,除钒钛磁铁矿外,另一类以二氧化硅为基体(SiO_2约80%)的钒矿石,是冶炼钒的重要资源之一。高硅钒矿中的钒主要以钒系云母矿物和伊利石含 I. Introduc